假如林修不是被紧迫的时间催促着,他真恨不得把那两个恶棍吊在城楼之上,任由烈日与寒风交替折磨——白日里,太阳如火焰般炙烤,将他们的皮肤烤得焦黑;夜晚,刺骨的秋风穿透衣裳,直击骨髓,让他们在无尽的煎熬中等待最终的审判。待到他们尝尽人间之苦,再以一柄锋利的铡刀,给予他们应有的惩罚。
然而,林修转念一想,嘴角竟勾勒出一抹笑意。即便这两个恶徒已魂归地府,他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又怎会轻易被阴间的审判者放过?他们注定要被打入那无尽的十八层地狱,只是具体是哪一层,恐怕连冥界的判官也难以预料。但不论在哪一层,地狱的酷刑都将远超人间的苦难,让他们承受千百倍于生前的折磨。
“这么说来,虎子在这三田县,已是孑然一身,无亲无故了?”林修的声音中透出一丝悲凉。
钟馗恭敬地点头,回应道:“回大人,确是如此。”
林修闻言,不禁长叹一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酸楚。虎子那聪明伶俐的模样,虎头虎脑,天真无邪,着实令人疼爱。若是能将他留在身边,细心培养,引导他走上正道,或许将来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想到此处,林修的心中充满了怜悯,他轻声说道:“这或许就是天意吧。我与这孩子有缘,既然他如此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不如就让他留在衙门,成为我们的一份子吧。”
他转而看向钟馗,目光坚定:“正南,从今往后,虎子就交给你了。你要教他读书识字,习练武艺,将他培养成一个有用之才!”
在衙门之中,没有人比钟馗更适合担任这个重任了。毕竟,钟馗可是武德年间的进士,不仅学识渊博,更兼武艺高强,是文武双全的人才。
在林修的安排下,虎子的命运似乎有了转机。他将在钟馗的悉心教导下,逐步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智慧的少年,而这一切,都源于林修心中那份对弱者的怜悯与对未来的期许。 在那幽暗的灯火下,站着一尊仿佛能吓退夜色的身影——钟馗,他的外貌或许让人初见之下不由自主地退避三舍,但那双眸子里,却闪烁着比星辰还要耀眼的正义之光。他的心灵,纯净如雪山之巅的清泉,三观端正,人品无瑕,犹如人间的一股清流。
当林修决定将那个孩子托付给钟馗时,心中既有信任也有深意。一来,他深信这位貌不惊人的英雄,有着金子般的心,定能以高尚的品性引导那孩子走向正道;二来,这也是对钟馗的一种成全,让他在人世间多一份善行,少一丝业障,为将来在地府争取更多福报。毕竟,民间虽传钟馗死后在地府担任惩恶判官,但世事无常,谁又能预知未来?
钟馗闻言,爽朗大笑,胸膛震动如同雷鸣,他用力点头,目光坚定:“大人放心,吾定将这孩子培养成文韬武略兼备的栋梁之才。待七年期满,吾虽不能再伴大人左右,但吾之衣钵,自有此子承继,以续前缘。”
林修一听,两眼一圆,故作不悦地摆了摆手:“休要胡言乱语,七年时光,漫漫如长河,待到那日再议不迟!”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嗔怪,却也满是温情。
“嘿嘿,多谢大人宽宏!”钟馗连忙躬身行礼,笑容满面,仿佛那七年之约不过是浮云过眼,丝毫不曾触动他内心的宁静。在他看来,自己已在地府漂泊多年,如今竟能重获新生,哪怕只有短短七年,也已是命运莫大的恩赐。
“人生在世,心态为先。”他常这样想,“多活一日,便是多赚一日。若真到了寿终正寝之时,坦然以对便是,何必让忧愁笼罩余生,让这难得的时光成为遗憾?”钟馗的心中,藏着一片宽广的天地,这份豁达,正是他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夜色渐浓,林修转身,对着一旁的赵胜等人吩咐道:“天色已晚,今晚我们就在此安营扎寨,让众人好好休息,明日清晨,我们再一同启程,返回那繁华的长安城。”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遵命,大人!”赵胜等人齐声应和,夜色中的营地,渐渐安静下来,只留下火堆的噼啪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兽吼,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野性的韵味。而钟馗,依旧站在那里,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仿佛他早已超越了生死,达到了另一种超脱的境界。 “大人!”赵胜、李寺等人,如风吹麦浪般迅速弯下腰,恭敬地行礼,那动作之整齐,仿佛事先排练过无数次。
他们二话没说,脚步匆匆,仿佛被无形的绳索牵引着,直接向后衙的方向大步流星地走去。一时间,衙门口只剩下林修一人,他如同一尊孤独的雕像,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林修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越过喧嚣的尘世,定格在遥远的长安城方向。那里,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黑纱所覆盖,乌云密布,阴沉沉的,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他心中暗自思量,回忆起临行前王大监那番意味深长的话语。
再过几日,长安城必将迎来一场盛大的狂欢。那些散落在各地的王爷们,为了给长孙皇后祝寿,都将纷纷返回这座繁华的都城。而老程和老牛他们,也在最近的这两日,即将带着胜利的荣耀,凯旋而归。这本该是举国同庆的大喜事,然而,林修的心中却并未泛起丝毫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