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郭荣摆了摆手,对身边的郭椿说道:“把东西拿上来。”
郭椿领命而去,大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四人心情沉重,仿佛是死刑犯在等待最终的裁决,尤其王朴,若有可能,他甘愿以自己的生命去延续郭荣的生命,两人情谊,正如刘玄德与诸葛亮、曹孟德与郭奉孝,孙伯符与周公瑾。
少顷,郭椿手捧玉函回来,放在御案之上,里面放着四份诏书。
“尔等是朕的心腹,我要将大周江山托付诸位,尔等要同心同德、忠诚不二。”
王朴带头,四人齐齐跪下,额头贴着延福宫冰凉的地面,浑身不由得颤动起来。
“不必如此。”郭荣勉强支撑身体,坐的更端直一些,说道:“尔等明白,自惨唐末年以来,天下大乱、藩镇割据,蝇营狗苟亦可登堂入室,流寇四窜、征战不断,天下百姓血流成河,我欲创建清平天下,只可惜天不假年……咳咳!”
“陛下,别说了!”
王朴实在忍不住,老泪纵横,用膝盖当脚,跪行到郭荣面前。
“文伯!此时此刻,此般光景,怎么还意气用事!起来,尔等都起来,朕下面要交代的事情非常重要。”
谁能想到,昔日雄姿英发的大周皇帝,此刻的生命如同风中残烛,几乎用哀求的口气,向自己的臣子交代后事?
郭荣依次从玉函中拿出诏书,分发给四人。所谓诏书,本质上就是国家名义发布的命令,里面写明了具体内容、执行人等信息,简单地,可以看做是军队中的“虎符”。
四份诏书,是郭荣多方思量、精心布局的结果,旨在“制衡”朝中各方力量,确保自己的儿子江山稳定。
第一份诏书,交给王朴的,诏书的内容可以归结为“笼络外戚”,笼络的对象,就是符彦卿。这个差事交给王朴很合适,因为王朴虽然军功不大,但是常年耕耘于汴梁城中,对于官僚体系十分熟悉,上上下下的人员,他都十分了解并且掌握的很好。
从历史上看,“外戚干政”是导致朝廷不稳的重要原因,甚至会出现“外戚篡位”的现象,如王莽、杨坚等,但郭荣从制衡军事力量的角度出发,又不得不笼络外戚。原因在于,后周建立之后,为了避免大唐帝国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的现象,郭荣采取了“削弱地方、中央集权”的政策,中央军的力量异常强大,地方军事力量想要翻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由此,就引发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中央军一定可靠吗?”没错,郭荣长期直接领导禁军,他深知手下这批武将的能耐和秉性,忠诚这种东西存在的前提,在于一个具有足够威慑力及领导力的人存在,而那个人就是自己!如今,他必须扶植一个脱节于中央军的外戚,在关键的时候发挥制衡作用——从这一点出发,就不难理解他为何火速册封小符皇后——符彦卿是天雄军节度使,长期驻扎北方,为了防范契丹、北汉,力量自然是不弱的。诏书中已经写明,册封符彦卿为魏王,如此一来,符彦卿不仅是国丈,手中有兵权,更是进阶到公卿爵位,地位更加牢固。自己的儿子郭宗训是符彦卿的外孙,一旦中央军有变,符彦卿就能以“清君侧”的名义从北疆反攻汴梁。
第二份诏书,交给窦仪的,身为右补阙,在中书省有较高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这位相当于“蒋校长”的人物,在大周新晋官员当中又很高的威望。
后周对贡举体制做出的改革,革除了有唐一代的复杂方式,像诗仙李白那样“以名入仕”的情况基本不存在,而科考上来的官员,大多又根基不稳、没有裙带关系。如此一来,窦仪利用新晋官员,能够为郭宗训打造一个强大的朝廷班底。为了让一切顺理成章,诏书中对郭宗训进行了火速提拔,从一名不文直接册封为“梁王”,这样在管理、任用官员方面才师出有名——这也是无奈之举,郭荣尽管已经登基称帝,但他却认为,儿子还小,早早地封王并非好事——可如今,为了保障郭宗训顺理成章地继承皇位,他也不得不“拔苗助长”一般地火速赐予王爵。同时,诏书中任命窦仪为东宫首席,因为郭荣很明白,他已经没有时间亲自调教儿子,这一重任交给窦仪,也可见信任之大。
第三份诏书,是给李谷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建立文管集团的“铁三角”。李谷被任命为殿前辅政御史,这算是郭荣深思熟虑之后,专门在文官制度上增设的一个岗位,它管理的范围很小,但作用却很大。因为诏书上写明,范质被任命为平章事、兵部侍郎、枢密使等职位,王溥被任命为平章事、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位,魏仁浦被任命为平章事、枢密院主事、中书侍郎等职位,三人一共进入后周中枢,不难看出,三个人并列为宰相,但职位又有所分别,可以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加上李谷作为殿前辅政御史,在这个“铁三角”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保持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