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位年轻些的将领站了出来,面带犹豫:“公子,我等愿意支持改革,但需考虑周全,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会议持续到深夜,各方意见不一,最终,李明提出的改革计划被搁置,虽有几位开明之士表示支持,但多数人认为在当前情况下,不宜触动豪强利益,以免造成内乱。
散会后,李明独自步入夜色,心中五味杂陈:“原来,历史的车轮并非轻易可驾驭,利益的权衡,权力的博弈,远比我想象中复杂。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他仰望星空,心中默默决定:“即便不能立刻实现大范围的改革,我也会从小处着手,逐步积累,为东吴的未来,也为我能早日找到回家的路,铺下一块块坚实的基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明(孙权)将这段内心的独白化为了行动的指南。他开始在东吴推行一系列温和且易于接受的改革,既不激进,又能切实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治理效率。
一天,他召集了几个信任的谋士,在一个密闭的书房中秘密商议:“诸位,我有一个想法,想要逐步改善我们的兵制,引入一种更为灵活的编组方式,以及更科学的训练方法。这不仅能提升军队的战斗力,还能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但眼神中又透露出一丝谨慎,生怕自己的提议过于超前。
一位谋士迟疑地问道:“公子,这样的变革是否太过突然?若引起其他势力的不安,怕是会引来非议。”
李明轻轻一笑,心中已经有了盘算:“我们先从小规模开始,挑选一两支队伍作为试点,秘密进行。待成效显着,自然能服众。记住,我们要的是实打实的成果,而非空洞的口号。”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李明谨慎地推进着他的计划,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寻找回到现代的方法。他开始秘密搜集关于时空、宇宙的古籍,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丝线索。夜晚,他常常独自一人在书房,借助着油灯的微弱光线,一页页翻阅着古旧的书卷,内心既充满希望又倍感孤独。
“我不能忘记自己的目的,”李明在日记中写道,“我要用我的知识,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同时,也要寻找回家的钥匙。孙权的人生,也许就是我回家的路,只要我能让吴国更加强大,也许就能在历史的某个转折点,找到属于我的奇迹。”
夜深人静,李明独自坐在书房,借着烛光翻阅着古籍,试图寻找关于时空穿越的线索。他一边研究,一边在心中盘算着如何在不改变历史的前提下,用现代的知识悄悄推动吴国的进步。他深知,这是一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道路,但他已别无选择。
“我李明,现在是孙权,既然命运如此安排,那就让我在这个时代,用我所知,尽力而为,也许,这就是我存在的意义吧。”李明在心中这一刻,他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个新的身份,准备在三国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