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红楼梦惊 > 附篇十九、《二十四孝》与《红楼梦》

附篇十九、《二十四孝》与《红楼梦》

王祥是琅琊人,生母去世后(合秦可卿身世),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父亲冷淡他。继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新鲜鲤鱼。适值天寒地冻,无处寻找,王祥就脱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王祥拿回家供养继母,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有学者提出王祥除掉孝行以外毫无事业可称,有一定道理,正合秦可卿之薄命结局。

其实“卧冰求鲤”的真实故事是天寒冰冻,王祥脱下衣服,准备砸冰捕鱼,“卧冰求鲤”明显是后人夸张杜撰。

还有一种说法是王祥在床上睡觉,他后妈朱氏想杀害他。恰好王祥起床小解,空砍了被子。王祥回来后,知道朱氏对这件事很懊丧,便跪在她面前请求处死自己。朱氏因此悔悟,从此像对亲生儿子那样对他。

这种说法似乎更不靠谱。与曹雪芹同时代的史学家王鸣盛称王祥:“祥庸贪小人,名仕魏室,实为晋臣,乃以不拜自重乎?”王祥位高权重却不自重,正合秦可卿身份尊贵却与贾珍不清不楚。

我们看到,以上十二则故事怡好与《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一一对应,而且排列顺序完全一致。说明曹雪芹不仅熟知这些故事,还将它们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

十三、埋儿奉母合宝钗

郭巨思供亲,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赡养母亲,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三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这个传说更是讹传,鲁迅先生就曾一针见血地讽刺过这则被胡改的故事:“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其实原本的故事没那么恐怖,是郭巨母亲常常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孙儿吃。郭巨只好等着儿子出去,再给母亲食物。后来郭巨儿子失足掉水里淹死了。郭巨怕惊动母亲,怕她伤心难过,不敢声张,才对妻子说出了“儿子可以再有,母亲不可再得,把儿子悄悄埋了算了。”至于之后儿子是否复活,是否真挖出黄金,那就不得而知了。还有一个光绪年间木刻本(有翁同龢、张之洞等诗文)的故事版本是“郭巨卖儿”,这个也较“埋儿”强些,但似乎仍是擅改,为母卖儿也不合情理。

从郭巨之德行来看,正合宝钗,而黄金也正合薛家之富。足见后半部十二则故事,不可能再按十二钗顺序排列了,否则《红楼梦》就像郭居敬写的了,因为二十四孝所列人物,前后两部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形成一一对应关系。但是,由于这些人都各有自身特点,曹雪芹还是能够从他们身上找到他所需要的元素。

十四、搤虎救父合元春

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馋口中。

杨香是晋朝人,十四岁那年随父亲到田间割稻谷,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了。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奋力跑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凶猛的老虎乖乖地放下父亲,然后跑掉了(合元春“虎兕相逢大梦归”的判词)。

更有甚者则说杨香听到父亲叫声,一个箭步跨上前,跃上虎背抡起拳头,对着虎头砸下去,后又将老虎的嘴按在坑里。老虎因无法呼吸,倒地而死。简直就是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场面,搞成了杨香不畏猛虎,“打虎救父”的故事,佳话演变成了笑话。

“努力搏腥风”,正合元春在宫中的权利争夺。

十五、弃官寻母合探春

七岁离生母,参商五十年。

一朝相见后,喜气动皇天。

朱寿昌是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正合探春庶出身份)。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合探春远适)。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十六、尝粪忧心合迎春

到县未旬日,桩庭遘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庾黔娄是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会好起来。”黔娄就毫不犹豫地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发愿以自身代替父死。父亲的病情奇迹般地好了。

梁台建成后,庾黔娄担任府长史、巴西、梓潼二郡太守。邓元起占领成都,城中珍宝堆成了山,邓元起将它们都分给部下,庾黔娄却一点儿也不拿。邓元起嫌他不合群,厉声说:“长史何独尔为!”庾黔娄当即表示,我所要的不是这些财宝,而是书(正合迎春之性格)。他担任蜀郡太守时,在职清素,百姓们过得很舒服。邓元起死后,所属部下皆各自分散,是庾黔娄将他的灵柩扶回故乡。东宫建成,他服侍皇太子读书,为太子讲《五经》。后来还担任过散骑侍郎、荆州大中正。去世那年四十六岁。邓元起曾因听信谗言而疏远庾黔屡,而邓元起出事前,庾黔娄曾苦谏,但邓元起不听(正合迎春之薄命)。

十七、戏彩娱亲合湘云

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老莱子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七十多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还经常为双亲送水,进屋时假装跌了一跤,然后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以此讨二老欢心。(正合湘云之活泼)

十八、拾桑供母合惜春

黑桑奉萱帏,饥啼泪满衣。

赤眉知孝意,牛米赠君归。

蔡顺,是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正合惜春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充饥。一天,遇到赤眉军士兵,厉声问道:“你为什么把桑葚分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母亲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为他的孝心所感动,送给他三斗白米和一条牛腿,让他带回去供奉母亲,以示敬意。

另外,《后汉书·周磐传》记载着蔡顺抱棺逥火的故事(合贾母之死);而《汝南先贤传》则记有蔡顺扶老藤生之事。

十九、扇枕温衾合巧姐

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

儿童知子职,千古一黄香。

黄香是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说法。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黄香共有八个儿子:黄琼、黄瑰、黄琏(合巧姐之父贾琏)、黄理、黄琛、黄瓒、黄珂、黄琉。

“儿童知子职”,正合巧姐之年幼。

二十、涌泉跃鲤合秦可卿

舍侧甘泉出,朝朝双鲤鱼。

子能恒孝母,妇亦孝其姑。

姜诗,是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都很孝顺。婆婆喜喝长江水,庞氏常到江边取水,其家距长江十几里之遥。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劳动所得的积蓄,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后来,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味道与长江水相同,而且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从此,一家人恢复了往日的幸福安乐(正合尤氏与秦可卿之“和睦”)。

令有版本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姜诗儿子也是个孝子,家事繁忙时,孩子便也替母亲去江中取水。在一次取水的时候,江里突发大水,溺水身亡(合秦可卿之薄命)。

二十一、闻雷泣墓合凤姐

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

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王裒(合凤姐之姓)是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合凤姐之才)。他是东汉大司农郎中令王脩之孙,司马王仪之子(合凤姐出身名门)。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后,他隐居民间,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其母在世时害怕打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王裒就跑到母亲坟前,哭着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合后三十回巧姐思母情节)。”

王裒留恋父母的坟墓而不肯离去。等到了盗匪横行的时候,才离开,还思虑依恋着不能前进,于是就被贼人杀害了(合凤姐之薄命)。

二十二、刻木事亲合李纨

刻木为父母,形容如在时。

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帏。

丁兰是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非常怀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父母双亲的雕像,像生前那样尽心侍奉,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凡事均和父母像商议,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木子为李,“刻木为父母”,“寄言诸子侄”,即含李纨之姓。“丁兰”,恐怕就是“贾兰”的灵感来源,正合李纨判词“到头谁似一盆兰”。

二十三、哭竹生笋合黛玉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保平安。

孟宗,是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很想吃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而哭泣(合黛玉还泪)。不久,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很多茎嫩笋。孟宗高兴地采回家,做汤给母亲喝了,果然病愈。可见孝心能感动天地,产生奇迹。后来他官至司空。

“泪滴朔风寒”,正合绛珠仙草下世还泪;“萧萧竹数竿”,正合潇湘馆之景。

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困发幽情”第16段甲戌本有双行夹批:“与后文‘落叶萧萧,寒烟漠漠’一对,可伤可叹!庚辰侧批:原无意。”“萧萧”二字,也是用在潇湘馆。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第13段有文字:“楸榆飒飒,蓬艾萧萧。隔雾圹以啼猿,绕烟塍而泣鬼。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垄中,女儿命薄!汝南泪血,斑斑洒向西风;梓泽余衷,默默诉凭冷月。”此处“萧萧”二字是用来祭晴雯,晴雯正是黛玉的影子。

二十四、涤亲溺器合妙玉

贵显闻天下,平生事孝亲。

不辞常涤溺,焉用婢生嗔

涤盥虎子孝鲁直,亲手事母忘显日。

溺污不惧丹心赤,器望同存孝诚师。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夜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元丰元年(1078年),34岁的黄庭坚写了两首古风投寄给苏轼,以表仰慕之意。苏轼随即复书和诗,对黄庭坚极表推奖。从那时开始,苏、黄之间有了唱和活动。从黄诗《次韵子瞻春菜》、《见子瞻粲字韵诗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辄次韵寄彭门三首》和苏诗《往在东武与人往反作粲字韵诗四首今黄鲁直亦》等可以知道,他们的唱和注重在押险韵等方面争奇斗巧(正合凹晶馆联诗,妙玉作结的情节)。1102年六月,黄庭坚曾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正合妙玉)。“贵显闻天下”,正合妙玉身份之尊。

现在看来,二十四孝中的一部分故事都是杜撰的,一部分则是当事人自导自演。鲁迅先生批判其“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对于当今社会,这二十四孝一定是不合时宜了,甚至会起反作用。不过这些故事,大部分还是可取的,可以劝喻世人,匡正世风,用训童蒙。但在三百年前,曹雪芹所处的时代,情况就大有不同。《二十四孝》在封建统治阶级的推波助澜下,逐渐演绎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表述,也成为民间年画中的题材,流传甚广。但其中的“戏彩娱亲”、“尝粪忧心”、“闻雷泣墓”、“恣蚊饱血”、“乳姑不怠”等故事不合常情;“哭竹生笋”、“刻木事亲”、“涌泉跃鲤”、“啮指心痛”、“孝感动天”之类子虚乌有;“郭巨埋儿”、“卧冰求鲤”则纯属以讹传讹。

但从以上分析来看,曹雪芹对《二十四孝》的故事还是非常看重的,并从中获得了很多的创作灵感。至于《二十四孝》的其他版本,也有一些不同的故事,例如雕刻在苏州春在楼的二十四孝故事,所据版本为香山帮艺匠所传。仅与通行本比勘,就有三个故事不一样:光“扇枕温衾”、“恣蚊饱血”、“涌泉跃鲤”三则,春在楼换作“文王问安”、“人号圣童”和“佐舜掌文”三则。传说毕竟比不上有序、可考的文字流传。“文王问安”明显与“亲尝汤药”雷同,“人号圣童”中的任延-“任圣童”是“倡孝”而非“进孝”且“佐舜掌文”一则,不管伯益是“佐舜掌文”还是“佐禹治水”,都和“孝”扯不上关系。对我们的分析内容来说,并无实际意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到兽人大陆了诸天聊天群,从全职法师开始宝可梦:从屠龙勇士露力丽开始穿越宇智波,开局灭族夜神印:开局召唤青眼白龙霍格沃茨:他从童话来阴阳炼气士石破天穿越杨过大侠斗破苍穹之吞灵成帝千邪万鬼阴阳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