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道:“其实也是,大家都刚来,不如先都在食堂和大家一起,先多熟悉一下。娃儿们图热闹,我们也可以和大家多聊聊,听听别人家在这里有些什么想法。”
王服立即赞同:“对对对,大家在一起吃饭,我趁着多问问他们,在集上还有些什么可以来钱的活儿不。”
她妹妹斜他一眼:“就是怕娘没胃口,想吃点啥别的,食堂里可不一定有。”
王服道:“他们说,可以特别做的。”
季洪道:“总不能老是为了一个人,让他们开小灶。现在他们做着,时间长了可不一定,我们又不是官家人。再说了,自己在家做饭,以后出去集上揽活,回来得晚些,也可以吃上热饭。”
这时,远方隐隐传来金属敲击的声音,仨娃儿立即大叫起来:“吃午饭了,吃午饭了!”
王五抬头看向村子方向,那里果然有一面彩旗升起来了,便招呼众人:“吃了饭再来,食堂里不等人。”
日子一天天过,大家的田地都整理得差不多的时候,王武和季洪,都被叫去修水塘挖沟渠了,一直忙到年关将近。
王服没有去,除了在家照顾老娘,就是和俩个女人一起,侍弄那些菜地。
王五和季洪回来也不闲着,第二天约了王服一起到集上。
临近年关,汉中天气寒冷,但集上很热闹,似乎比起长兴城的市集来,都差不了太多,许多人家都忙着购备年货,而各种作坊,依旧是忙个不停的样子。
果然,连官家作坊都在忙着找人临时出力,仨人在一家腊味坊门口,接到了活儿。
在一名军士的带领下,仨人进了仓库,把一只只大漆木箱搬出来,再装到门口停着的马车上去。
闻到那熟愁的腊鱼味,看着箱子上那官方的封印,王五在想,这难道是要送到长兴城去的?
忙碌了大半天,仨人接过当场结算的铜钱,趁着天还没黑,又一起回他们的西营西围西十八囤三十六村去。
王服数着那几枚铜钱,一边揉腰一边开心地说:“到了汉中就是好,平时种田可以糊口,闲的时候可以到集上来揽活赚钱,这可比以前在渭原的时候,强了不止几倍。”
季洪道:“那是,别的不说,这里田租只收两成,郭淮那混蛋却要征六成,这样算起来,是几倍来着?一年种田,收租收六成,自己只剩四成,这里一年可以剩八成,光是种田,这里一年都抵原来两年啊。”
王服道:“你真不会算账,这里一年剩八成,自己吃四成,还有四成,而在郭淮那里,一年收走六成,自己吃四成,一粒粮都剩不下,一百年都没有四成的余粮。”
嗯?王五和季洪都忍不住停下脚步。
这账要是这么算,那也确实没错啊,一年剩四成,十年就可以有四年的储粮,而在关中被收六成,十年都是白种了粮啊。
见这算法震住了俩人,王服有些得意,又道:“除了能剩下粮来,还能到集上来临时揽活。以前这种活,都只有在长安城里才有的吧?我想长安城可能都不如这里。那里想到城里揽活,又不能自己同时种田,一天揽不到活,就只有饿肚子,还没地方……”
王五回到家,玉娃兴奋地拿着一张红纸冲他嚷着:“爹,你看,我现在会写恭喜发财了。”
王五忙问一声:“你这哪来的?”
玉娃很得意:“今天食堂里,先生给我发了纸和笔,抓着我的手,教我写了这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