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张右安的信息,我大致读了这些,其中我可以肯定的是,张右安确实是独生子,也确实是在他外婆家长大的,因为他经常向我炫耀他外婆家的大锅饭很好吃!
不过他既然经常在他外婆家生活,就不该提到他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我估计他有故弄玄虚的成分存在,想必还是想炫耀自己的成绩吧,虽然他上的不是什么好大学!
又或许正因如此,他才格外强调他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
我和张右安是在高中时认识的,不过那时我们的班级叫“复读班”,就是一群高考落榜的学生自动组建成的班级,不乏一些自诩成绩好的“天才”,可谁知道呢,反正他们心比天高!
高考结束后,张右安成功考上大学,我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不是在强调我和他有多熟悉,主要是他在班级里挺显眼的,正是依靠他提到的那种性格。
我和他的关系在我们第二次高考结束后才开始突飞猛进,这完全依赖于网络游戏,而非我和他之间有什么相像的地方。直到现在,在我读他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依然认为我和他不是同类的人,不过这不妨碍我和他成为朋友。
可是这有什么好说的呢?
我不禁有些怜惜他,因为他文字里的痛楚是我无法理解的,然而这并不怪我,毕竟我不是他。
我对他充满同情的原因在于,我看到他又在文章中提到了童桐。是的,和他成为朋友的那段时间,我经常听到他提起这位女朋友,我估计她是他唯一的一位女朋友,也更像是计划的产物。
而我听到的关于他和童桐的事情只有两件,一件是他被童桐需要了,另一件是他不被童桐需要了。
事实上,我和张右安没有在同一所大学上学,因而我自始至终也没有见过他口中的那位女朋友,当然,我是看过对方照片的。
不过我有心盲症,所以现在我根本想象不出那张照片的样子,我连张右安的样子都已经忘记了,即使我能在看到他的时候知道那就是他。
而张右安和童桐的那两件事,我听得次数很多,可能是我时常想象的缘故,我记得尤为清楚,这也是记不住模样的一种好处——更容易捕捉事情带来的感觉。
在我看来,张右安被童桐需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至少每个人都会被另一个人需要,无非是他们相遇时间的早晚问题,恰巧见面,自然就在一起了。
张右安曾对我讲过,“童桐完全是我的理想型!”
可我哪里懂什么是理想型,无非是他见到童桐就走不动路,那必然也是因为童桐的长相好看。后来张右安给我看过童桐的相片,我觉得她确实很美,凭借的也是我的感觉。
我之所以这般认可童桐,主要还是张右安和童桐的另一件事。
那时我和张右安经常保持短信联系,毕竟我们相隔甚远,只能依靠这种方法。可是在他的字里行间,我感觉他对童桐的依赖性很强,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
别人的重心在于救命,而张右安的重心在于抓住,他即使在获救之后也不忍松手。可稻草终归是脆弱的,哪能让他这样攥在手里呢!
不出所料,童桐果断从张右安的手里溜走了,并且是被另一个人抓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