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
李预在邺城郊外租了一处便宜的小院,带着自己的亲兵,在闲暇时间忙碌起来。
没想到第一批员工,居然是自己的亲兵。让这些本应征战沙场的强壮军士给自己干杂活,李预心里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以后赚到钱了,得好好犒劳一下他们才行。
亲兵们一向敬重李预,倒也干得十分卖力,毫无怨言。
造纸术的原理并不难,但是要想造出较好品质的纸张,还是得下一番苦功夫。
在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李预尝试了各种单一或者混合的造纸原料,包括树皮,麻,麦秆等。
最后发现,最合适的还是毛竹。毛竹长得快,价格便宜,最后做出的纸张品质也很好。
当然了,使用这种非常粗糙原始的“古法造纸”技术做成的纸,品质跟现在的纸张完全无法比拟。不过在那个时代看来,也算是非常惊艳了。
这个过程中真的充满了艰辛和失望。最终做出成果的时候,李预感到非常的激动和欣慰。这一番汗水总算没白流。
与此同时,李预还在进行雕版印刷的工作。
相对造纸来说,这个就简单很多了。
李预的动手能力不错。他没有雇佣刻工,而是在造纸的间隔里,自己用刻刀,一刀一刀地刻了三块雕版。
穿越之前,他没有练过书法,字写得不好看,只能勉强算工整。在样品阶段,这个倒也无所谓,不必要求太高,只要能大致看出以后成品的样子就行。
印刷环节也是一个手艺活。不管是涂墨还是刷纸,都得细心慢练。以后这些活儿会交给专门的工匠做,品质和效率会大有提升。
而且,现在的整个印刷过程都是纯手工,效率慢,也容易出错。以后有机会了,李预考虑再制作一些辅助的器械,把这一步骤改良成操作简便、效率更高的印刷机。
折腾了几个月之后,李预的第一本“书”总算完成了。
这是一本只有薄薄十几页的小书。李预只刻了三块雕版,所以里面的很多页面都是重复的。作为一个样品,已经够了。
最后,李预为这本书制作了一套细麻布的朴素书封,并亲自为它题上了书名:《春秋公羊传·样品书》。
这是一个里程碑一般的成就。
下一步,就是拉投资,扩大生产规模。
像他这样,带着自己的亲兵,忙死忙活地折腾了这么长时间,也才只做出了一本样本书。想要这样赚到大钱,那得猴年马月了。
得成立一家造纸、印刷、装帧的一体化制书作坊才行。
这需要不少钱。
租用场地,收购造纸材料,购买刻板、墨水、装订麻线,还要支付各类工匠、账房、杂役等人员的薪水,每个地方都是相当大的一笔开销。
想要搞到这笔钱,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借钱,另一个是寻找投资,拉人入股。
本着有钱一起赚的共赢原则,李预打算采取第二个方案。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李预不想找人借钱。他不喜欢欠人债务的感觉。
找谁呢?
毋庸置疑,张郃是一个绝对的支持者。两人如今已是生死之交。
果然,李预刚开口,张郃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他亦是一个爱书之人,看到样品的那一刻,就十分清楚这件事的价值。
更何况,这是自己兄弟的提议。别说是投资了,就是他让白出钱,他也不会拒绝。
钱乃身外之物,兄弟才是一辈子的财富。
另一个人,李预也早就物色好了。
那就是如今的冀州别驾,田丰田元皓。他以博学多才闻名于世。有他入股,相当于是多了一块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