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蓝玉的白月光(2 / 2)家父蓝玉首页

朱标行礼,道:“有天德叔在,儿臣就不班门弄斧了,此次前来,是有一事向父皇请示。”

“哦?何事?”

朱元璋问。

朱标将蓝慎行的事情说了一遍。

其中一句话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常氏很喜欢这个表弟,一见如故。

“是那小子啊。”

徐达笑了起来。

“怎么?天德也认得?”

朱元璋微楞。

徐达道:“只是见过一面,算不上认得,但那小子给我留下的印象挺深。”

“还能给你留下印象?”

朱元璋惊讶。

徐达笑道:“三言两语就把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给忽悠的结义金兰。这跟当初的上位,可谓是如出一辙。”

“详细说说。”

朱元璋心中的好奇被勾起。

徐达如实说了一遍。

朱元璋听完后合不拢嘴,打趣道:“咱跟他可不一样,咱那时起码让你们吃上牛肉了,而那小子,不仅没给你家娃好处,反而还吃了你家的饼子,最后还当了你家娃的大哥,咱可没他那么不要脸。”

徐达站在一旁赔笑。

朱元璋今天心情不错,“听你们这一说,咱倒是想见见那娃了。”

朱标趁机说道:“就在殿外候着呢。”

朱元璋道:“赶紧让他进来,让咱瞧瞧。”

……

殿外。

蓝慎行东瞧瞧,西看看。

好家伙,真够气派的。

这时,一名太监走了过来,压低了声音,“陛下宣你入殿。”

蓝慎行跟在太监后面。

此时比起内心的焦虑,他更好奇朱元璋究竟长啥样,是不是鞋拔子脸?

很快。

他的好奇心就得到了满足。

朱元璋剑眉星目,五官端正,可谓是相貌堂堂。

“草民蓝慎行,见过陛下。”

蓝慎行行礼。

“上前来。”

朱元璋示意蓝慎行上前。

后者小心翼翼的走到龙椅前,站在朱标身旁。

“听说,你是一路讨饭来到的应天府?”

朱元璋打量着蓝慎行羸弱的身躯。

“回陛下话,是的。”

“这么小的年纪,能活着讨饭到应天实属不易,就算是咱,在你这个年纪讨饭的话,都不一定能活下来。”

蓝慎行道:“陛下这话说的不对。”

“不对?”

朱元璋一怔。

一旁的朱标和徐达齐齐望向蓝慎行。

蓝慎行不慌不忙道:“草民之所以能活着讨饭来到这里,全仰仗陛下。

如果没有陛下驱逐北元余孽,收复河山,各地依旧是民不聊生,食不果腹,易子而食更是普遍现象。

那草民就算再怎么讨饭,也是无饭可讨的,又如何能活着来到应天府?

而陛下当时讨饭,是在易子而食的情况下活下来的,如此艰难都能活下来,那绝非人力可为,而是天命所归。”

朱标和徐达听到这番话,都懵了。

这是一个十岁孩子能拍出来的马屁?

非但把自己能活下来的原因归功于朱元璋,更是间接说出了建元洪武后,各地不再是民不聊生的惨状,和先前的北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朱元璋也不例外。

“你可愿留在东宫?”

可能是因为相似的讨饭经历,朱元璋对蓝慎行多了些同情,他深知讨饭的不易以及百姓的艰难。

“草民愿意。”

蓝慎行现在才十岁,先不说常氏和蓝玉让不让他离开应天,就算让,他这个年纪又怎么活下来?

还是先等长大再说吧。

大不了,朱标一死,或者死的前几年,自己再找机会跑路呗。

那时,他囤的钱,应该也够潇洒一辈子了吧?

朱元璋看向朱标,“标儿,以后这娃你多上心,送他和老四他们一块儿读书吧。”

朱标点头。

蓝慎行心中已经乐开花了。

他满脑子都在想,如何在‘安全期’内,搞到更多的钱。

但徐达却看到了另一面。

朱元璋把蓝慎行安排在东宫,这代表后者已经成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了。

自去年七月,常遇春死后,其军中的人脉一直空着。

无论是徐达也好,汤和等人也罢,都没人敢主动去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原因无非以下两点。

一,常遇春虽已不在,但人家儿子常茂还活着,尽管常茂不是嫡子,但终究是儿子。

二,朱元璋一直在纠结,究竟让谁来接手这层人脉。

在朱元璋下决定之前,谁碰这人脉,就等于触碰逆鳞。

但此时此刻,朱元璋已经做出了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