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悠太,17岁,是学生。
新学期已经过去了一半,他像过去的几个月一样拿出那本好不容易才从同学手中借到的《新文学》,一边吃着母亲准备的早餐一边细细地阅读起来。
由于这本《新文学》他只能借读三天,在他读完之后他还需要将这本书交给下一本同学,因此坂本悠太在阅读时特意将嘴巴与书籍的位置隔得有些远,看起来有些滑稽。
“怎么又是这个样子,吃早饭时就好好专注于早餐啊。”
坂本悠太的母亲将刚煎好的香喷喷的鱼端上桌,却发现坂本悠太的目光几乎一直停留在书籍上,饭已经吃了一小半,可其他配菜和他面前的味增汤他几乎没怎么动过。
“嗯?哦,好的。”
听到母亲的提醒坂本悠太这才回过神来,他敷衍地回答了几声,随后又将目光重新放回了书籍,母亲看到后无奈地摇了摇头。
坂本悠太从小到大一直都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几乎做着和其他所有好学生一样的事,循规蹈矩,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出格的事,甚至就连他的兴趣爱好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阅读和棒球。
可偏偏就在几个月前,坂本悠太开始沉迷于一名作家的作品,痴迷到了几乎时时刻刻都要阅读的状态,要么他就捧着那本已经翻得有些磨损的《局外人》,要么他就是借到了同学购买的《新文学》。
不过虽然最近的状态看起来有些疯狂,但是坂本悠太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反应,因此家里人也并没有强行禁止他的行为。
“实在是没有办法,今天是我借阅期限的最后一天啊......”
坂本悠太终于将昨天还剩下的一点内容给读完,有些无奈地向母亲解释,母亲也点点头表示了理解。
毕竟她作为一个平日里基本不怎么接触文学作品的家庭主妇在这几个月里都在其他人的口口相传中听说了那本最近频频突破历史销量的文学杂志《新文学》以及引起人们热议的新锐作家北原千彰。
在她心目中,处于青春期又即将升学的坂本悠太没有像他一些不良一样把自己的头发染成各种奇怪的颜色而是喜欢文学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了。
最近一段时间的日本文坛在北原千彰新作的影响下有种将要活出第二世的感觉,再加上北原千彰年龄小和作家的身份,北原千彰目前已经隐隐有成为日本新一代年轻优质偶像的趋势。
要知道在日本社会中作家的社会地位一直很高,常常被人们视为“国民教师”,尽管这一世并没有北原千彰前一世中出现的那些大文豪,可是就算是历史中平庸的作家们,他们的头像还是被印在了如今的钞票上。
虽然整体影响力还比不上一些歌手或者演员,可是由于北原千彰独特的身份,将北原千彰作为自己的偶像在现在的年轻人中往往被视作有品位的象征。
母亲对于坂本悠太喜欢文学并且将一位年轻作家视为偶像的行为也感到十分欣慰,在她平时与人交谈时她“无意中”说出自己孩子的爱好时也往往会引得其他家庭主妇对坂本悠太的夸赞......
在母亲看来,自己家的孩子未来说不定也能成为一名作家。
“那个悠太啊,你已经把最新一期的《新文学》看完了吧,快给老爸念念最新一期的内容。”
刮完胡子的坂本都富听到了两人的谈话,他走到餐桌前开始用餐,装作无意间的样子询问起坂本悠太。
“嗯?老爸你平时不是对文学什么最不感兴趣了的吗,前段时间我在网络上回收前几期的《新文学》还被你视作败家的行为......”
坂本悠太震惊地看向自己的父亲,不明白自己的父亲怎么莫名其妙就转变了风向。
版本悠太一家人并不十分富裕:从他的爷爷辈开始,他们家族就因为输掉了一场官司需要赔偿一大笔钱,在爷爷死后还债的压力全部转移到了父亲身上,直到数年前家中才彻底还清这笔欠款。
其实按照正常情况他们家几乎不可能正常还清这笔欠款,幸好在这个时代他的父亲坂本都富像其他所有的日本职员每个月都有着不菲的工资和奖金,一家人靠着时代的红利才堵上了这个窟窿。
不过虽然能够还清欠款,坂本一家每个月能剩下的钱也寥寥无几,这样的经历也养成了父亲对于金钱看得很重的习惯。
在前段时间父亲还对坂本悠太阅读的《局外人》不屑一顾,说这是那些“又冷又悲伤的中产阶级女白人”才会读的作品。
坂本悠太没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破天荒地对《新文学》产生了兴趣。
“不要那么多废话,尽量简洁一些......”
坂本都富也知道自己前后不一致的行为有些尴尬,他脸色一沉,摆出一家之主的威严。
“我读就是了......”
坂本悠太知道自己的父亲其实私底下一个是一个十分和善可靠的长辈,只是每次都爱顾及自己的面子。
他仔细想了想,最后选取了他认为自己父亲会感兴趣的内容。
“从前,在日本有一个脾气十分倔强的儿子,有一天他的父亲对他说,孩子,我就快死了,我死之后不要为我举办葬礼,把我直接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