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眼里满是对颜末的喜爱,一听到颜末要出使东突厥,紧接着站出来反对道:“陛下,李靖将军所言极是。颜末乃国之良才,不可轻易置于险地。且东突厥局势变幻莫测,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陛下当慎重考虑。”
颜末嘴角微微上扬,昨日做出这个决定之时,他就猜到了众大臣会反对,只是没想到会那么激烈。
但他毫不退缩,再次上前一步,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李将军和杜大人的担忧草民明白。但草民以为,正因为此去危险,才更需要草民前往。草民对那四步策略了如指掌,只有草民前往东突厥,才能更好地施展这些策略。”
说罢,颜末开始分析局势:“陛下,如今东突厥连年侵扰我大唐边陲,百姓苦不堪言。若不采取果断行动,东突厥之患将永无解除之日。
草民前往东突厥,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内部情况,寻找他们的弱点,为我大唐制定更加精准的战略。同时,草民可以利用谈判之机,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我大唐做好充分的准备。”
接着,颜末又阐述了自己的计划:“据说东突厥内部并不是铁桶一块,他们之间存在嫌隙。尤其是突利可汗,草民打算从他身上入手,假以好处,动之以情,他定会成为一枚很好的棋子。”
李世民听着颜末的分析和计划,心中的纠结依旧没有消散。
颜末的才能和决心,但也担心他的安危。
如此良才,大唐的未来必有一席之地。
此时,大殿内一片寂静,众人都在等待李世民的决定。
李世民沉思良久,最终缓缓开口道:“颜末,你可知此去东突厥,生死难料?”
颜末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陛下,草民深知此行危险,但为了大唐的安宁,草民甘愿冒险。草民相信,只要陛下给予草民支持和信任,草民一定能够完成使命。”
李世民看着颜末坚定的眼神,骨子里像他,像他年轻的时候,那个站在潼关城墙上,俯视底下十万大军的少年秦王。
就在这时,颜相时站了出来,一开始听到颜末的话,大为震惊,但仔细一想,似乎这件事只有自己的儿子去做,才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他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王沁。他怕王沁知道会承受不住。
但看到颜末如此执着的面容,他笑了,由衷地笑了一下,这个孩子展现出了颜家风骨
他迈出一步,这一步很坚定,拱手道:“陛下,臣相信末儿的能力和决心。身为大唐子民,理性为陛下和大唐效力。其次他是臣的儿子,臣希望他能成长,他能出去看看。所以恳请陛下准许。”
李世民静静地看着颜相时,这位老臣跟随自己多年,历经无数风雨,始终忠诚不渝,为大唐舍生忘死。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缓缓转向颜末。这个年轻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勇气与决心在他身上展露无遗。
“颜末,你确定要出使东突厥?”李世民再次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凝重。
颜末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陛下,草民确定。”
李世民沉默片刻,而后缓缓开口道:“好!颜末,朕准你出使东突厥,为正使。朕相信你定能不负众望,为大唐带来和平与安宁。”
颜末和颜相时闻言,连忙跪地谢恩。“臣等谢陛下隆恩!”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此事已定之时,颜末却突然一改往态,开口说道:“陛下,草民斗胆,有一事相求。”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寂静。
众人皆惊讶地看着颜末,不明白他为何在此时提出要求。
李世民笑了笑,年轻人就应该如此,张弛有度。他问道:“颜末,你有何事?但说无妨。”
颜末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陛下,草民此去东突厥,深知任务艰巨。为了更好地完成使命,草民恳请陛下赐予草民一些东西。”
李世民饶有兴趣地看着颜末,问道:“你想要什么?”
颜末郑重地说道:“陛下,草民恳请陛下赐予草民一道圣旨,授权草民在东突厥可便宜行事。此外,草民还希望陛下能赐予草民一些粮草和金银,以便草民在东突厥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
李世民微微思索,而后说道:“颜末,你所求之事,朕需斟酌一番。便宜行事之权,非同小可,朕需考虑其后果。至于金银财宝,朕可以赐予你一些,但你要记住,这些财物是为了大唐的利益,不可滥用。”
颜末连忙说道:“陛下放心,草民定当谨慎使用这些财物,为大唐谋取最大的利益。至于便宜行事之权,草民深知其重要性,也明白陛下的担忧。但草民此去东突厥,局势变幻莫测,若没有一定的自主权,恐难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李世民沉默不语,陷入了沉思。
此时,杜如晦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颜末所言有理。东突厥局势复杂,若颜末没有便宜行事之权,恐难以施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