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东汉末年权臣曹操见统一天下无望,逼迫汉愍帝刘协退位禅让,建立魏国,定都洛阳,史称‘曹魏’。然而仅仅一个月之后,曹操便病逝,其子曹丕继位,曹丕继位之后,在成都称帝的刘备兴兵北伐,曹魏丢失雍凉之地,但是刘备却突然病逝,这让曹丕抓住机会,让曹真、司马懿夺回长安,但是后来曹叡继位之后,诸葛亮六次北伐,最终蚕食曹魏,曹叡北渡阴山,大破北方异族有生力量,统一北方,建立北方九州,建都大都,其后曹魏盘踞草原,与中原相互征伐。
1.太祖武皇帝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期曹魏开国皇帝,220年(仅一个月)在位,年号黄初。二十岁举孝廉,授予洛阳北部尉,参与平定黄巾军,后矫诏讨伐董卓,心灰意冷,在陈宫的帮助之下占据兖州,收服黄巾军三十万,建安元年迎驾迁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消灭袁术、陶谦、吕布等势力,和袁绍在官渡大战,大败袁绍,随后剿灭袁尚、袁谭,北击乌桓,统一北方,南征荆州被孙刘联盟击败,汉中之战被刘备击败,后被刘协册封为魏公,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在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情况之下,逼迫刘协禅让,建立魏国,定都洛阳,年号黄初,然而仅仅一个月之后,曹操便病逝,庙号太祖,谥号武皇帝。
2.世祖文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武皇帝曹操第二子,220-226年在位,年号太和。曹丕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曹操去世之后继位,面对刘备的北伐任用曹真、司马懿、蓝祇等名臣宿将抵挡,可惜丢失雍凉之地,社稷岌岌可危,然而太和三年(222年),刘备病危,让曹魏得以喘息,太和四年(224年),刘备病逝,曹丕立刻让曹真夺回长安,让蜀汉一战损失惨重,短时间之内无法北伐,随后曹丕休养生息,积极备战,然而太和六年(226年),曹丕病逝,时年三十九岁,谥号文皇帝,庙号世祖。
3.烈祖明皇帝曹叡(204-239),字元仲,文皇帝曹丕长子,226-239年在位,年号青龙、景初。曹叡从小深得祖父曹操的喜爱,在曹魏帝国建立,曹丕继位之后,曹叡被封为齐公,后改平原王,因为母亲甄皇后被诛杀而没有被立为皇储,太和六年(226年),曹丕病重,立曹叡为太子,曹丕驾崩之后继位,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蓝祇抵挡东吴、蜀汉的进攻,然而诸葛亮六次北伐,曹叡不得已北渡阴山,平定北方边境异族,统一草原,划分九州,建立都城大都,改元景初,执政后期大兴土木,骄奢淫逸,景初六年(239年)病逝,谥号明皇帝,庙号烈祖。
4.齐王曹芳(232-274),字兰卿,明皇帝曹叡养子,任城王曹彰之孙,239-254年在位,年号正始。景初二年(235年)被选为曹叡养子,封齐王,曹叡病逝之后继位,由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左骠骑将军蓝祇辅政,正始十年,曹爽倒台,司马氏集团执政,曹芳变成傀儡,正始十六年(254年),企图废掉司马氏首领司马师,改立夏侯玄,可惜事情败露,司马师废曹芳为齐王,嘉平十七年(274年)病逝。
5.太宗桓皇帝曹髦(241-290),字彦士,文皇帝曹丕之孙,东海王曹霖之子,254-290年在位,年号嘉平。曹髦少而好学,即位之后多次前往太学,向儒生文学。曹髦多次拜访退隐的蓝祇,屡次表达自己的志向,希望得到蓝祇的帮助,嘉平二年(255年),司马师病逝,司马昭执政,曹髦逐渐不满司马氏专权,想要铲除司马氏集团,嘉平七年(260年),曹髦亲自率领卫士、奴仆百人,准备攻杀司马昭,当时九十一岁的蓝祇加入,帮助曹髦击败司马昭,曹髦得以摆脱傀儡身份,统领大权,曹髦亲政之后,大力发展学习,让游牧民族得以学习先进知识,也时刻整顿兵马,准备反攻中原,嘉平三十一年(271年),蜀汉皇帝刘谌发动北伐,曹髦亲自领兵抵挡,大败蜀汉,摆脱畏蜀如虎的局面,使得刘谌不在北伐,反而注意东吴,随后曹髦深知必须发展国力,才能和蜀汉抗衡,于是继续发展国内。嘉平三十七年(290年),曹髦病逝,庙号太宗,谥号桓皇帝。
6.高宗简皇帝曹浚(267-315),字文雷,桓皇帝曹髦第二子,290-315年在位,年号正元。曹髦病危之前,召太子曹浚,告诫曹浚一定要稳定局势,发展国力,才可以和蜀汉抗衡,曹浚继位之后,大力发展经济,和西域诸国通商,国内慢慢稳定,在得知蜀汉皇帝刘谌驾崩之后,曹浚准备南下入侵,但是新继位的皇帝刘徽却对曹魏很是友好,曹浚边想着继续发展,为日后魏蜀反目打好基础。然而,随着刘徽驾崩,刘璁继位,曹魏一无所知,刘璁突然的北伐,让曹魏措手不及,但是在刘璁第三次北伐的时候,刘琮重伤而死,这才让曹魏得以喘息,但是曹浚自此一病不起,在刘璁病逝后的第二年,曹浚病逝。庙号高宗,谥号简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