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您还需要什么?”
第一单开门红,现在第二单又有大活上门,许为民哪有放过的道理,得抓住杨老这条大鱼,再弄点儿订单。
原本正要离开摊子的杨长河,听到声音回过头来。
他也没瞒许为民,坦诚说道:
“我那厂子里有个工人食堂,每天有一千多人用餐,最近食堂采购部那些人业绩不行,指标上不来,现在很缺主食和蔬菜,鱼和猪肉也要。”
“你要是有办法能搞到这些,我都收了。”
“鱼和猪肉……”许为民呢喃道。
主食倒是还好,回头他回了徐家村,挨家挨户收,多少能弄一点。
除了大米白面粉这些,红薯和玉米乡下都是不缺的,这几年粮食收成不错,家家户户都有点余粮,要不然,李寡妇也不会把家里的玉米面儿和红薯拿出来卖。
蔬菜也有,大多是耐储存的土豆和萝卜,大白菜这些。
猪肉那就不好搞了,乡下虽然也有养猪的,但都是等到过年时候,猪养的膘肥体壮,才会杀了吃肉卖钱。
至于鱼,徐家村就没人养鱼的。
“杨老,主食和蔬菜我可以给你弄点,至于鱼和猪肉……”许为民犹豫了一下,开口道。
“不强求不强求,粮食和蔬菜也行,能让我们厂里的工人吃饱饭就行,不挑。”杨老摆摆手。
他这话很显然在提醒许为民,红薯和玉米面儿他都要,有多少来多少,如果能搞到大米和面粉,那就更好了。
“那行,你等我几天,你留个地址,我给你送过去。”
“你回头去燕京第一轧钢厂找我就行。”
杨长河给许为民留了地址,拎着一网兜的土豆黄瓜离开了摊子。
“一千多人的厂子,这杨老是这个。”看着老人离去的背影,许为民竖了个大拇指。
能管着这么大的厂子,杨老显然是个大人物,少说也是厂长级别的,工人食堂采购这事,他自然能做主。
“今天运气不错,老是遇到贵人。”许为民感慨道。
不管哪个时代,前世也好,1980年代也罢,没有身份和背景,甚至人脉都没有,很难翻身,一辈子就这样了。
如果运气好一点,遇到贵人,贵人拉你一把,抓住这个机会,以后绝对会平步青云!
当然,自己争气也很重要,“贵人”只是提供了一个机会,能不能起飞还是要看你自己。
对许为民来讲,他今天遇到了两位“贵人”,一个是燕京工业学院的周胜华教授,帮他解决了“投机倒把”这个问题,让他以后摆摊再没有风险和包袱。
一个就是杨老了,摆摊卖货第一天,就给他带来了个大单子!
这俩个都是“贵人”,许为民要好好抓住这个机会,把“贵人”发展为“人脉”。
有了“人脉”,他在老燕京城扎根那就舒服多了。
“收摊收摊!”
今天货卖得很快,出乎了许为民的意料,15分钟不到,一百斤的红薯和一百斤的玉米面就全都卖完了,赚了16块钱。
抛去还给李寡妇的14块钱,许为民还能留下两块钱。
可别小看这两块钱,国营工厂的一级学徒,一个月工资也就十几块,三级工人,也才三十多块,平均下来,一天一块钱。
许为民一天尽赚两块钱,这日薪,很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