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孙啊,苏文博是皇爷爷后宫妃子的亲哥哥。他犯法自有大明法来制裁,可是按情理讲,你不应该折辱于他。”
朱雄英听着都乐。
自己不应该折辱那个便宜老爹才是老朱头你想说的原话吧?
不过他也没打算真的折辱朱标,出出气就得了,让对方没事就想着要教育自己一次,简直是闲的!
还是先被我教育一下吧!
听到朱元璋的话后。
坐在一旁默默不出声的吕本突然眼神一亮。
仿佛抓到了什么机会!噌的一下站起来。
对着朱元璋行礼道:“微臣进言!皇长孙朱雄英不守情理,目无礼节,还请陛下降罪!”
朱元璋一瞪眼:“关你什么事!滚蛋!”
“好嘞。”
吕本又屁颠屁颠的坐了回去。
此时朱元璋和朱雄英脑子里同时冒出一句话:擦!这个二逼。
苏文博贪污一事已经确定了。
但是具体是怎么贪的。
朱元璋众人还没有搞清楚。
毕竟他们从下至上都有一个完善的体系,比如村里往县里交粮,交多少记录多少都是要写下来的,双方都没问题了才能继续往上交,这些所有记录可都是要交给户部一一审查的。
这样一来,那个环节出事就可以直接去找到出事的地方和人。
按理来说无论如何都不能出现这么大的漏洞,如果说贪了几石或者几十石的粮食,或许还有可能,但如此大批量的贪腐,必然是审查本质出了问题。
然而在朱元璋的追问下。
非常怂的苏文博却是一问三不知。
苏文博可太聪明了。
他穿着一身囚衣,从湖广地区一路过来,主动请罪。
可是他请的可不是贪墨之罪。
只不过是一个监察失职之罪。
苏文博往哪里一跪,一副认错态度良好的模样,一口一个自己被布政司所蒙骗,竟然犯下如此滔天大罪。
可事实上呢?朱元璋最多也就能治他一个失职之罪。
他最多不过是因为能力有限,因为比较蠢,才受得其他官员懵逼,被人贪污了二百多石的粮食,他自己可没有参与里面。
朱元璋就是骂他蠢如猪又怎样?说穿了最多不让他当官罢了。
起码小命是保住了啊!
胆小如鼠的苏文博,只要能保命,让他干啥都行。
至于朱元璋问布政司人呢?
他就回答说当天就命人逮捕起来,而对方却因为自知罪孽深重,自裁于大牢里了。
给朱元璋来了一个死无对证。
此时的朱元璋就是想知道这帮人究竟是怎么贪的!怎么躲过户部审查的!如果得知这些,他就可以揪出来更多大明朝的蛀虫。
可是苏文博为了证明自己真的不知情从而保住自己小命,咬紧了牙关就是三个字:不知道。
气得朱元璋抄起桌案上的铜制灯台就朝着苏文博砸了过去。
苏文博也不躲,头上瞬间就被开了瓢,鲜血开始往下淌,一副可怜兮兮委屈巴巴的模样。
但要问他话,还是那三个字:不知道。
都把朱元璋气坏了。
连一旁的户部尚书也是满头大汗的。
如果真的是审查出了问题,他也是罪责难逃。
看这个苏文博是认罪但死不认自己知道其过程。
朱雄英突然就想了起来。
这不就是明初四大案时间点上的第三案吗?前两案是胡惟庸案和空印案,都已经过去了,尤其是空印案还是刚刚过去的。
第三案叫什么来着?
朱雄英记得第四案叫蓝玉案,就是自己那个便宜舅老爷犯事了。
这第三案算是明初四大案里存在感最低的了。
朱雄英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他的记忆力一向不错,哪怕没看过几次,还是在碎片化的记忆当中,找到了第三案的名字。
郭桓案!
想到其名之后,朱雄英立刻朝着户部尚书开口问到。
“尚书大人,您部门里是不是有一个叫郭桓的侍郎?”
按着时间点算,郭桓案是洪武十八年才爆发,那也是人头滚滚的大案。但是现在的时间点是十五年,好像因为自己在奏折上写了一段话,改变了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