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们湿淋淋地从海里冒出来,吴杰他们也正好做完了定下的运动量,再之后也就是约好明天继续,各回各家去吃早饭了。回家用清水冲了一下全身,换掉早上穿出去的短衫,换上长衫,就把桌上早就准备好的早饭稀里哗啦几下给收拾干净,惹得在旁边看着的老夫人直念叨:“慢点吃,我的小祖宗唉!又没人跟你抢呢,家里饭菜管够,没人催你啊!”憨憨的一笑,李天养再乘了一碗粥慢慢喝了起来,早上的运动量太大了,早就有点饿得慌。
长生他们吃饭在厨房那边,不和他一起,当他吃完的时候,他们也正好吃完,正拿着今天刚换下来的衣服在院子里洗呢!甩手把自己放在门口的短衫丢给他们,他转身回到自己的屋里,打开书本,温习昨天的课文,再预习一遍今天要讲的内容。不多时,两个根班做完事情也自觉地来到他的屋里,开始复习起来。
古书对于李天养来说,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它没有标点符号,只能靠自己去揣摩或者靠先生教导,才能明天该在什么地方停顿,这也就是所谓的“明句读”。这让他很是伤脑筋,因为这会让一句话由于句读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意思,比如前世最有争议的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人说是“民可是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的大概意思就是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但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而有人却说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者的句读的话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大意就是老百姓,若可任使,就让他们听命若不可任使,就让他们明理当然还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的句读,在前世的网络上吵得不可开交。
当然这些东西李天养前世也是从来不会去注意的,他现在也为该怎么句读而伤脑筋,他只能一句一句慢慢去领会摸索其中的深意,自己去尝试划分一下。他现在很懊恼,为什么自己不是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呢,这样就免了这些烦恼了。这时代儒家有这么多的派系,不可不说的,很大的原因就是由于彼此读书时句读的不同而产生的分歧,一般书香世家都会有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学生们只要跟着长辈学习就好了。
本来按着李天养的意思,以他成人的思维,自己学习这些古文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但没想到现实是如此的残酷,他只能跟着先生的脚步,慢慢地学习领会一篇文章,而如果自己自学的话,反而要耗费无数的精力和时间,还有可能会误入歧途,得不偿失。
温习一段时间之后,李天养放下书本,冥思片刻,开始练起毛笔字来。从他三岁开始,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要练习一个时辰的毛笔字。刚开始他是按着书本上先生的笔迹临摹,后来不知道他的三叔张冲从什么地方帮他找来一本王羲之的兰亭序的抄本,他就一直以此为范本,至今练习了2年的时间,到现在也可以说是初初入门了吧。
看着桌上这幅刚刚完成的作品,李天养非常的自豪,想当初老子连一篇钢笔作文都写的让人看不清楚,现在也能也出这么一笔优美漂亮的毛笔字了,真是不容易啊,也不枉费我这2年来孜孜不倦地练习了。当然天生他们也有练习,不过,他们只能拿着毛笔沾水在一块石板上练习,现在的纸张笔墨还是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