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阿良靠四叔资助,在南市江阴街租铺面开张,四叔给店取名“勤生柴炭行”,寓意“勤业为生”,阿寿题写店名,做成招牌。
南市江阴街店铺林立,用现在的话说叫做“商业一条街”。柴炭行生意不错,可谓“开业大吉”。阿良统管货源等一应店务,四叔执掌财务。店里雇佣两名同乡人打杂。这一年阿良十八岁,他从此牢记四叔教诲的一条“生意经”:“做一年,吃三年”。
有一段时间阿良曾被阿庆拉去兼做他的经纪人,店务就交给阿民弟代管。任谁做梦都想不到的是:五十年代中期,阿良因故又请阿民弟来代管店务。
NO.17
三十年代是上海电影业兴盛时期。1934年秋,刚在上海成立的新华影业公司登报招演员。阿庆见阿良相貌堂堂,就介绍这位契弟去报考电影演员,阿良抱着“不妨一试”的想法去面试了。
同考的有顾也鲁,时为牛奶推销员,比阿良小三岁,他被录取从影后以“袖珍小生”之誉跻身明星之列。阿良因一口浓重的乡音,过不了国语这一关而落选,之后便回店里从阿民手中接过柴炭生意。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阿良对国语毫无准备,就这样错失了改变人生的一次机会。
NO.18
在那个年代,柴炭是民众生活的重要能源(那时的卡车、火轮等大多也以此作燃料供能),而柴炭恰是浙东山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该地来沪移民多数以柴炭生意白手起家。阿良也是顺其自然(资源)当起了柴炭行老板。
可见,市场供需的资源配置决定了生意人的行当。柴炭业源此而兴,阿良的的人生路也由此起步。
NO.19
到了四、五十年代,随着科技发展,生产机械化程度也水涨船高。机制煤球作为一种新型生活能源,逐渐取代了柴炭。跟随行业与时俱进,“勤生柴炭行”改名为“勤生煤号”,阿良又一次“顺其自然”,转型成了“煤球店老板”。当时,店里有两名雇工,家中有一位娘姨,都是同乡人。
阿良移民上海成家立业,过上了小康生活。他一辈子秉承的生活信念就是——“知足长乐,其乐融融”。
NO.20
在这期间,四叔因弱质难恒,加以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他只身来上海滩打拼,实为本氏从农村走进城市的第一人,移民上海的拓荒牛。他耽于拼搏,终身未娶。虽无子嗣,但将两个侄儿视如己出,带领他们移民上海,力助他们成家立业。他把这当作自己身为长辈的担当,他做到了,完成“使命”,放心离去。
他是引领本氏移民上海的“第一推动力”。饮水不忘掘井人,作为上海移民的后人理当牢记这位“俞四公”,代代相传,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