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长,差不多26天一次!能调理吗?别人说提前来的绝经早!是真的吗?)
月经量少?长,差不多26天一次?你的意思是量少?月经时断时来,或前或后?并无定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种病症是肝郁导致的,如果病的时间久了,必然拖累了肝,估计会有肝炎病。
其实,人得的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感,二类是内伤。
属于外感病的有伤寒、温病、疫病三种。
伤寒病伤于阴经的,应该用热药的,百不过三四,再观整部伤寒论,纯温阳的药方也少得可怜。
至于温病,纯碎全是热病,更不可能用温热药。
疫病虽然也有寒疫病,但很少,少得绝大部分的医家不知道寒疫病。
其它的疹、痧、霍乱、和中暑都是热病居多。
所有的疾病当中,外感病占了6~7成,用阳去治病的话,很少有用武之地,如果强调万病皆火,对医家和病家来说,都是取祸之道。
再看看内伤病,有一大半属于虚和劳。
劳病是火,大都是阴虚阳盛,细审也并非是真阳盛,而是纯粹的阴虚导致阳偏盛。
其它的如咳喘、疮毒、二便不利、眼病、黄疸、肿胀、水肿、喉病、肺病、肝病、吐血、淋痢等等,十之七八是阴虚,作为医家,遇阴虚之病,不先补阴分,难道先补阳?
还有,即便是真正的阳虚,需要补阳,难道真正不加少许滋阴之品佐助?纯用阳药?
医家如兵家,兵家为了达到胜利的目的,可以剑走偏锋、兵行险着,可以围三缺一、攻心为上等等,所有的奇谋妙术都可以用。
医家同样如此,为了治好病,可以针、炙、推拿、药浴、中成药、古老的丸药、药方等等,所有的技术都可以用。
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一种技术都有其特有的长处和短处。
不管针也好、汤药也好、中成药和古老丸药也好,都有其特有的、特定的长处和短处,都只能医好其长处范围内的病。
因此,从来没有踩低针道、用阳之道,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习医者明白医之一道。
很多病儿家长怀疑,川崎是打疫苗和滥用西药导致的,至于是不是真的,本楼不去查证,只劝大家尽量少用西药,毕竟西药的药性摆在这里。
主流西医学认为川崎病是世界医学难题,那是西医学的主观问题不需要去理会它们的。
因为中西医学是两个不同的医学系统,对医学理念和疾病各有各的看法和对待。
西医学认为难,中医不一定认为难,最起码,我认为不难。
麻疹也即痧疹,俗称出砂、出麻,病凶险之处在于麻疹(痧疹)将出未出,陷于半表半里。
用辛凉宣散清表之后,待疹出尽,病自会日渐全愈。
怕的是误用辛温散表药,导致久病不愈,从而凶险立见。
先认识麻疹,麻疹是小儿感受了麻疹时邪,从而得到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病儿发热恶寒,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泪水汪汪,口腔两颊近臼齿处可见麻疹粘膜斑,周身皮肤按序发布,象芝麻粒样大小的红色斑丘疹,皮疹消退后有糠麸样脱屑,和皮肤沉着斑。
由于中西医学系统不同,对同一种疾病的定义和看法,是有少许出入,不尽相同的。
在中医看来,川崎可以看作是猩红热,或者是温病兼麻疹。
看着是有少许差异,但大体的发病原理,以及医理都是差不多的。
治病用药时,加少许变通即获满意效果。
再看麻疹如何发病,然后再看合并的温病。
病儿感染了时邪之后,2~3天即开始发疹,出疹时,全身象中毒一样,体温很高。
并且烦躁不安,精神不佳,喜睡觉,怕光,咳嗽加重,脸部有水肿样,也有少数出现惊厥的。
出疹时,一般情况下是从耳后发际开始,然后是
面、颈、躯干、肢体。
3~4天后到达手心和足底。
皮疹是淡红色斑丘疹,如果是兼温病的话,可以是红色。
斑疹是充血性的,压之可以退色;疹间皮肤正常,严重时,皮疹可连接成片,暗红色。
如果用药不当,邪毒将出未出,或者出了一半,又内陷,可见皮疹骤没,疹稀皮淡,这个时候是最危难的。
为什么这种病会这样发病?
这是因为初得这种病时,病儿是温病,是表里壮热的。
也即是说疹未发出,疹毒之热未萌芽,却已经得了温病,而且是表里壮热的。
因为发病原理和麻疹发病原理不同,所以,仅仅是类似麻疹,却根本不同的原因所在。
这种川崎病,也即温病兼疹病,本来是不难医治的。
全因辨证不精,不敢放胆用药,畏首畏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