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多宝妈,为了自家的小宝宝有肚虫而焦急。
因此现在开始讲解一下小儿虫病的治法,希望你众多的宝妈喜爱。
先说一下驱虫药,中医常用的驱虫药大概有十几味。
它们分别是使君子,苦楝根皮,榧子,鹤虱,雷丸,芜荑,槟榔,贯众,南瓜子,大蒜,雄黄等。
而小宝宝的虫病,常常见到的只要5种,分别是蛲虫、蛔虫、绦虫、姜片虫、钩虫等五种。
这些驱虫药各自有其特殊的驱虫效能,不可一概而论而投。
也有迷信肠虫清之类型的,但是,效果不怎么样,还得靠自己去弄驱虫药。
有了肚虫自然要打,不打的话,轻微的会影响身体健康,消瘦、虚弱、长不大等。
严重的会危难到生命。
小儿的虫病,大多数是由于接触多了受污染的环境,这类环境很易产生虫卵和蚴虫,而虫卵则通过食物从口进入,或者蚴虫接触皮肤,从皮肤侵入人体。
平时小儿手脏,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东西都好奇,什么东西都当作食物往嘴里送。
古代的中医就认为是小儿喜欢喜爱生冷不干净,或者过量食用了肥甘油腻的食物,以至于湿热内聚,从而生虫。
也有宝妈不解,“我家的已经驱虫了啊,为什么还有?”。
呵呵,
没错,是驱虫了,但是可以驱逐不净,又或者又重新生虫了,而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也由于小儿气血虚弱,脏腑柔弱,各种虫才容易寄生和生长。
肚子里有虫,自然影响脾胃正常的进食,以及运化功能,通常会导致小儿食欲不振,又或者喜爱吃异物。
当然,也会时不时腹痛,过一会就好。
除了这些之外,也会导致小儿便秘,大便或干或软。
虫病久了,小儿脾胃虚弱,就会精神疲倦,面色萎黄,浮肿,心慌,气促,精神烦躁,睡中叫扰,咬牙切齿,睡觉磨牙,凡此种种症状,不一而定。
大多数的家长都很关心自家的小宝宝有无虫病,但是都苦于没有相关的认识和见识,而大多数的医生都是靠检查看病的。
很多的时候,由于症状不是很明显,以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小宝宝,医生和家长就没有想到虫病上去了!
事实呢,仔细观察小宝宝的一言一动,言行举止也可以知道有无虫病。
蛔虫,中医称为长虫,外观像蚯蚓,寄生在小肠内。
当蛔虫静止时,小宝宝如平常时无事;当蛔虫扰动时小宝宝就会腹痛,蛔虫少,扰动也少时,小宝宝则是腹部隐痛或者陈痛。
这个时候,小宝宝会莫名哭闹,蛔虫静止,哭闹就跟着停止;而蛔虫是24小时内,都可以扰动的三更半夜扰动,小宝宝就会在三更半夜哭闹。
蛔虫病严重时,可以窜入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病。
蛔虫多的时候,还会引起肠梗阻,导致小宝宝便秘。
其实,只要宝妈平时细心点,就会发现宝宝有蛔虫病。
面部常见大小不等的虫斑(白色斑点),巩膜可以有蓝点,下嘴唇内侧有散在的小颗粒,舌有淡红点(也即舌花点),腹痛时可以在腹部触摸到条索状物,时散时聚。
小宝宝有这些症状时,就应该怀疑是有蛔虫了!
去医院检查的话,大便常规或浓缩法可以发现蛔虫卵。
如果幼虫死亡产生毒素,可以引起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而皮肤会出现瘙痒,荨麻疹以及颜面浮肿等。
如果上腹剑突偏右处有钻顶样剧痛,小宝宝弯腰按腹,打滚出汗。
又或者肚腹肚脐周围陈发性疼痛,而去检查时,又没有明显压痛,疼痛停止之后,又哭笑玩笑如常的,都应该高度怀疑有蛔虫
(关于血呈高是看西医还是中医不碰到中医高手就看中医,碰不上就用降压药!)
亦有人对小儿虫病不以为然,认为两粒肠虫清就可以搞掂。
事实上呢?这类西药不咱地,蛔虫是有一部排出,但是呢?排出并不彻底,大部分的小儿照样腹痛、磨牙、仆着肚子睡觉,晚上睡觉时照样被肚虫折
磨得可怜巴巴的。
普通的蛔虫病,大多是肚脐周围痛,或者脐部痛,疼痛都是陈发性上午的,因此,蛔虫闹藤一会,小儿就跟着腹痛了一会,过后即回复正常。
严重的蛔虫病,大多是腹痛剧烈,腹部硬实,肠型鼓越和大便不通。
这种虫病是蛔虫比较多,扭经成团,虫积严重,个别小儿会便秘。
而最严重的是胆道蛔虫病,这是蛔虫窜入胆道发病,导致小儿腹痛于剑突下偏右,钻顶时疼痛时轻时重,痛剧烈时弯腰打滚,出冷汗。
而治蛔虫病的主要药方则是使君子散。
使君子10,苦楝皮20,白芜美15,甘草5,槟榔10,
这个是极其神效的验方。
但是,也有因为过服苦楝皮而晕倒的小儿。
苦楝皮要用根部的干皮,2~3岁内是15克,4~6岁内是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