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太医的突然出声,让殿内气氛一滞。他面色涨红,语气激动:“民间医馆良莠不齐,若是让他们参与进来,岂不是扰乱了太医院的秩序?更有甚者,若是有人心怀不轨,借机混入其中,后果不堪设想啊!”
“胡太医多虑了。”叶天士反驳道,“我们可以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只有医术精湛、品行端正者,才能加入这个体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医疗水平,还能有效杜绝不法之徒。”
“叶天士,你还是太年轻啊!”胡太医冷哼一声,“人心难测,岂是几道考核就能辨别清楚的?”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下。朱常洛一直静静地听着,并未插话。他的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后落在了董小宛身上。董小宛微微一笑,向他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
朱常洛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的意见,朕都听到了。朕知道,任何改革都会遇到阻力,但为了百姓的福祉,朕决不退缩!”
他目光炯炯,语气坚定:“太医院固然是医术的最高殿堂,但民间也卧虎藏龙。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敞开胸怀,广纳贤才,才能让大明的医术更上一层楼!”
“朕意已决,就按李太医和叶爱卿的提议去办!”
朱常洛一锤定音,殿内顿时安静下来。胡太医脸色难看,却也不敢再说什么。他知道,皇上的决心已定,再争辩下去也是无用。
医改的方案很快便制定出来,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然而,正如胡太医所预料的那样,这项改革很快就遭到了来自各方的阻力。
一些保守的官员认为这是劳民伤财之举,纷纷上书反对。地方上的士绅豪强也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暗中阻挠。一时间,医改的推行举步维艰。
“皇上,这是最新的奏报。”董小宛轻移莲步,将一封奏折递到朱常洛手中,“山东、河南等地都出现了抵制医改的现象,情况不容乐观。”
朱常洛接过奏折,眉头紧锁。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朱常洛放下奏折,揉了揉眉心,长叹一口气。他知道这条改革之路注定充满荆棘,但他从未想过会如此艰难。董小宛走到他身后,轻轻为他揉捏着肩膀,柔声说道:“皇上,万事开头难,那些反对之人不过是担心自身利益受损罢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让百姓真正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好处,他们自然会理解和支持。”
朱常洛握住董小宛的手,眼神逐渐坚定:“你说的对,朕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为了天下苍生,朕也要坚持到底!”
他召集李时珍、叶天士等医改核心成员,商讨对策。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他们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化解阻力:派遣官员深入民间,宣传医改的意义和好处,对那些积极配合的士绅给予奖励,对那些阻挠医改的人严惩不贷。
同时,为了提高民间医生的水平,朱常洛下令在各地建立医学院,由太医院派出的御医和民间名医共同授课,传授医术。他还鼓励民间医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定期举办医学研讨会,并设立奖项,奖励那些在医学上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在朱常洛的铁腕推动下,医改的阻力逐渐被克服,新的医疗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生根发芽。各地医学院陆续建立起来,为大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师。民间医馆也得到了规范管理,医疗水平大幅提高,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几年后,大明的医疗体系焕然一新,一个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已经形成。从太医院到地方医馆,从御医到民间医生,都在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朱常洛看着手中的汇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大明的百姓终于迎来了一个健康的时代。
“皇上,您为了百姓呕心沥血,如今终于得偿所愿,可喜可贺啊。”董小宛为他斟上一杯清茶,眼波流转,满是钦佩之情。
朱常洛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长舒一口气:“是啊,朕终于可以告慰那些因病痛而逝去的生命了。”他望着窗外,目光深邃:“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