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想必大家也都已经见过,这里就是闻名于世的临清八景之一‘书院荷香’。长廊两侧挂着的是百多年来前辈们题诗题画中的精品之作,数量太多,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了。”
张籍看向走廊两侧的书画,这些第一天来时并未悬挂,书画保养不易,许是平时都保存在屋内,今天为了参观特意安排挂出来的。后世知名的有王阳明、李东阳、谢臻等,不知名的文人骚客更多,诗词书画各有特色,皆为上品。
一行人踏着石板路,缓缓穿行于树荫中,绕荷塘,览美景。士子方清之的话音在队伍中传来。
“刚才没有提及一件事,我清渊书院分为内外两个讲堂,分别在与第二进院子,和第三进院子也就是此处,外讲堂如无特许额定七十人,内讲堂为三十人。”众人都停下脚步,驻足塘边,凝神静气的听方清之讲。
“所有书院学子每月中旬由山长或是两堂教喻出题考较一次,无论身负何等功名,能者上,差者下。就算你是举人老爷只要是在书院进学,不在前三十人内,就要退到外讲堂中;哪怕你连童生都不是,只要在前三十人内,都可以进入内讲堂由山长亲自教导。此外,外讲堂中连续两月考较不见起色都是最后五人,则劝退。只看才学,绝不看情面,这也是首任山长光谦先生定下的规矩,有立碑勒石为证。”
方清之顿了下又道:“不才一入书院就在内书堂,至今已有两载。”言下颇有得色,到底是二十郎当岁的年轻人,难掩锋芒锐气。
张籍一听,心下不禁一乐,这不就是丛林法则、考核升降级制、末尾淘汰制的明朝版本吗,有此规矩清渊书院焉能不兴盛。
在后世张籍的教书生涯中公立学校可不许来这套,只要不触犯刑法,打架斗殴,小偷小摸都是可以原谅的,学校无权开除,成绩不好吊车尾更是没事。也正因此一批以教学成绩好著称的私立学校逐年大兴。不过嘛,义务教育的目的就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及知识,政策制度制定的无可厚非。
古代读书所行的正是精英教育,这一套制度,效果显著啊。
方清之接着介绍起周围的景色,众人皆是赞叹清渊景色之秀美,感叹书院制度之严苛,讲解声中,队伍又开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