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烟为墨,入水不散,千年不腐。”
汪秋森无需细细琢磨,虽不懂「墨」为何物,但他懂桐烟,懂不散、不腐是这份手艺区别流水线的最大价值。
还在惊疑之中,奚谦益就拉着他裤腿要去别处单聊。
为了不让父母对后面的东西过于诧异,他不打算让两人听。
所以借口涉及汪家传承要尽量少人知道,离开了两人视线。
走到一处角落,没等汪秋森开口,奚谦益已经自顾自说了起来。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两种。
松烟墨以松树烧取的烟灰制成,特点是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
油烟墨多以动物或植物油等取烟制成,特点是色泽黑亮,有光泽;最常见的是桐烟墨,坚实细腻。
画一般多用油烟,只有着色的画偶然用松烟。但在表现某些无光泽物如墨蝴蝶,黑丝绒等,也最好用松烟。
奚谦益举的是桐烟墨,也就是著名的徽墨例子。
首先需要收集漆树汁。
‘百里千刀一两漆’,一百里路一千颗树才能换来一两生漆,这也成为墨千年不腐的关键。
在桐油中加入生漆,进行炼烟,一斤桐油二两灰。
收集好的烟灰还需要在水中清洗静止一天,筛出后阴干一年以上才可使用。
再以数十种药材配制胶,加入龙脑、牛黄、麝香等和烟灰搅拌均匀后还需经过‘轻胶十万杵’才能完全互相渗透,形成墨胚。
之后置于草木灰上吸湿一个月,期间需要每天手动翻面,均匀去除水分,也防止翘边,再经过半年挂晾才算成型。
......
当造窑、选烟、加料、拌合、加胶、捣杵、切泥、压模、凉墨、修墨、描金、入盒、包装等12道工序详细地呈现在汪秋森面前,他已然老泪纵横,几欲下跪。
汪秋森家族传承历经数代,总有断断续续,早已不明的地方。
而这孩子口中的流程,与自家的异曲同工,却更加困难、精细、完善。
作为一个匠人,能见识到这样的奇技被原原本本保存复述出来,他确实情难自已。
那眼泪中,既是欣慰,又有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畅快。
那下跪的动作,为的是拜谢,毫无门第之见,倾囊相授的传道之恩。
“您必须受这一拜。
要不是从您口中听闻,小老儿都不知道祖上的传承原先应如这般奇绝。
而我们子孙后代的一点点消磨,让它再也难复现辉煌。
真是有愧于先祖。”
奚谦益还小,确实也没拉住他,但避开了。
就当他磕给了前世的先贤们,毕竟很多对于他们来说本也是不外传的秘技。
之所以并无顾忌的讲清楚了全部传承。
他只觉得能传播就是好事。
在那个时空遗失或被遗忘的传承,就在这里被他散播开去吧。
自己可能会尝试做个体验下,但不可能多做。以后墨的提供还得靠汪秋森。
果然技术把他折服了。当奚谦益提出资助他研究制作墨,专供自己使用,他立即同意。
文房四宝中的其他三样,经历的故事也大同小异。
而颜料则是请了汪秋森所在厂进行原料寻找与配比。
最终在一年内笔墨纸砚料都开始了研究制作。
7岁,终于凑齐了绘画工具,他认真创作了两副山河图。
当时收到,父母都惊叹于这“想象”出的工具真能绘制风格独特的画,如今全挂在了办公室里。
至于想引起更大的反应,或拿到社会上造成轰动,目前还做不到。
因为艺术品市场并不火热,没有大量需求的情况下,大师们也仅仅是技艺高,不是商业价值高。
单纯的美术在这里只能当爱好,转型设计、动画制作等才有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