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了,还睡?”
看着睡眼惺忪的糖嫣开门,叶秋有些无语,马上都9:00点钟了。
“昨夜睡的太晚。”
糖嫣眨着还没完全睁开的眼睛,显得有些迷糊与困倦。
“吃了早饭再睡...”
叶秋刚晃晃手中的早餐,就听到卧室门口的刘施施一声尖叫,紧跟着糖嫣也尖叫着跑进了卧室。
“至于这么夸张吗?浑身上下没两肉,有什么好看的!”
叶秋嘀咕一声,把早餐摆好,等两人去换睡衣。
下楼取餐时,叶秋捎带着把市面上的主流报纸和娱乐类报刊买了一些上来,看看都是怎么报道《电锯惊魂》的。
首先就是一些影评人专栏。
翻过一些报纸,叶秋对于上面的影评,有了大致的了解,总的来说报道的相当正面。
当然也不排除拿钱办事的,叶秋也按照业内的惯例批了一些经费,邀请了不少影评人参与观影,这些影评人与之前内部试映时摇旗呐喊的不同,相对要公正一些。
虽然如今的影评早已变成一门生意,但有些人还是比较爱惜羽毛的,很多时候都会为自己的声誉和长远打算。
按照埃尔文的说法,这些知名影评人不会轻易接受电影公司的钱物,更不会被一些蝇头小利所打动,他们的专栏和在业界的名气,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
《洛杉矶时报》的影评人谢尔达·埃尔曼评价的最好:
“《电锯惊魂》打破了多年来恐怖片越来越套路化和商业化的瓶颈,凭借精巧的构思,和肆无忌惮的血腥暴力,将70年代B级恐怖片黄金时代的气息重新带回人们眼前。”
《华盛顿邮报》的影评人盖瑞·旺楚克也给出了不错的评价:
“一个病态又疯狂的杀人狂,各种怪诞又恐怖的杀人方式,一个意味深长的中心主旨,成就了詹姆斯·温杰出的处女作。”
与之相反的是,《旧金山记事报》的影评人赫布·韦尔纳把《电锯惊魂》批的一无是处:
“一部充满了番茄酱和野蛮打斗的电影,它不可避免会使观众感到恶心。”
北美最有影响力的《纽约时报》给出的整体评价非常高:
“《电锯惊魂》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错综复杂的谜团、极端的生存游戏设定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打破了观众以往对恐怖片的固有认知。”
接着,叶秋又翻看多份报纸,发现不管对影片评价如何,大家对电影深刻的主题还是很认可的。
坦白地讲,叶秋对一些影评人的评论并不认可,这些老古董明显跟不上时代了。
“赶紧过来吃饭,等下都凉了。”
叶秋看刘施施有些磨磨蹭蹭,忍不住乐了,刚不是穿着睡衣裹得严严实实嘛,咋还害羞呢!
刘施施倒是不饿,看着散落的报纸有些奇怪。
“怎么买这么多报纸?”
“看看媒体和影评人对电影的评价如何。”
叶秋一边收拾散落的报纸,一边解释:“想要影片更卖座,宣传也要根据媒体的反馈去针对性的调整。”
“评价好吗?”
“整体来说还行。”
叶秋知道如今的电影越来越离不开宣传,传统影评人的影评越来越不受年轻人待见。
就在叶秋陪着糖嫣与刘施施吃早餐时,接到了埃尔文的电话:
“BOSS,一个坏消息,昨晚旧金山有个年轻人看《电锯惊魂》时,吓得心脏病发作。”
叶秋有些头疼,靠着派拉蒙的关系,电影没有删减任何镜头就定级为R级,没想到居然出事了。
“噢~我的天啊!”
叶秋眉头紧紧地皱起,急忙问道:
“那个年轻人现在怎么样,还好吗?”
埃尔文语气一转,笑呵呵地表示:
“人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叶秋悄然松了一口气,笑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