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
英语专业还没有完善的教学大纲,没有区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也没有统一的教材。
必修课是已由英语教研室指定给本科生开设的“普通语言学”课程。
语言学课程,初期一个学期有两三门,后期有时一个学期有十门之多,总体上数目不平均,每年都会有非本系的中外专家开课。
也就是说,校外和国外专家的支持、补充有重要的作用。
江小沐他们这学期英语方面,要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语言学史”。
除基础课和公共课外,学生也可以自愿报名去参加各种培训班。
比如法律、经济、物理、化学等学系的同学,都是普遍要学英语的,所以学校为此专门组建了学习班。
神奇的是,江小沐班上的那些同学,好些人英语都说的很溜,有人甚至会几门外语。
比如王建国,别看他在粮店工作,是报考的俄语专业,却被英语专业录取了。
像他这种情况的人还蛮多的,英语只会几句,俄语却说的比较流利。
中午,江小沐在学校吃饭。
在食堂吃饭要提前购买饭票,饭票共分四种:菜票、面票、米票和粮票。
菜票用来买菜或副食,面票买面食,米票买米饭,粮票买粗粮。
购买主食饭票要交一些钱,面票每斤2角、米票每斤1角6分,粮票每斤1角3分。
拿一张面票可以买到一个馒头,一张米票买二两米饭,一张粮票买两勺玉米面粥等。
这里就不得不说助学金的事了。
和江小沐之前了解的不同,此时大学生的生活费分自费和助学金两种。
助学金是根据学生家庭收入状况而评定的,分甲乙丙三类。
每班有一个生活委员,主要工作任务是每月从学校领取班上部分同学的助学金。
拿甲等助学金的同学,扣除伙食费后还能剩有几块钱的生活零用钱。
生活委员负责把扣除伙食费后剩余部分,分发到领取甲等助学金的同学手中。
生活委员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月底向没有助学金的同学,收取下月的伙食费。
头二类助学金无需再交,领取丙类的同学还得补些钱才够每月的伙食费。
江小沐就属于丙类,他父母工资高,自己稿酬也多,每月只有五块钱补助。
学校每月伙食费需要十五元,所以他每月还得补十块钱。
……
吃过午饭后,班上的学习氛围瞬间大变,一个个都专心致志,刻苦用功。
77级确是卧虎藏龙之地,求学无门的知识青年,十年压抑的才气、英气、豪气一齐井喷,恨不得一天时间当一年时间用。
学生的来源五花八门,机关干部、下乡知青、厂矿工人、现役军人,什么职业都有。
走路、吃饭排队、坐公交车等,都拿着单词本,大半夜还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背单词。
上专业课的都是行业泰斗,学生也并不是死读书。
老师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常常端着茶缸去学生宿舍讨论问题,经常争到面红耳赤。
同时,大伙儿普遍很注重锻炼身体。
早上天还没亮,体育委员就组织大家去操场沿着跑道跑几圈。
大家都有种感觉,觉得未来要肩负很大的责任,所以要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