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庞仙民捧着一个不大的陶罐进来,放下已经生好的火炉,将陶罐放于火炉之上。从书架上取出一个木盒子,再从里面取出已经晒干的茶饼子,很小心的将一些碎末倒进了罐子中,或许觉得少了一些,才很不舍的又掰了一些进去。随后就拿出一个杵,来回的炒制茶叶,当一股茶叶的芳香传出之后,便将原本准备好的井水倒入罐中。这应该就是这个时代人们喝茶的标准方式了。
诸葛亮看得有些出神,这比自己之前所喝的茶要讲究的多了,到底是名士人家,风雅礼仪丝毫不缺,就是庞仙民炒茶的样子和表情稍有不足。
茶道其实在汉代就已经存在了,而且在汉代后期也成为了一种流行,只是各个地方、不同阶层喝茶的方式多有差异。
待到水烧热,庞德公就拿起大勺子从罐子盛起一瓢倒在了诸葛亮面前的小碗中,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诸葛亮拿起碗,放在鼻尖嗅了嗅,随后吹了吹,便大方的饮了下去。没有后世的茶叶纯,但胜在自然。虽然不知道自己喝茶的方式是否正确,但反正看对方的样子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于是就赞了一句:“好茶!”
庞德公笑问:“小子也懂茶?”诸葛亮这次倒没有客气,直接回道:“不懂,只是以前没喝过,光看着仙民兄演绎的气势与茶香就已经给折服了,自然必是好茶!”说完几人都哈哈笑了起来,顿时气氛就融洽了许多。
随后两人就闲谈了一些关于诸葛亮的往事与徐州那边的近况,庞德公时不时的还会隐约带着一些当世乱局的问题考教诸葛亮。作为拥有后世丰富历史经验的诸葛亮,对于将来的局势发展自然能够滔滔不绝,只是没有直白的说出三足鼎立这个结果而已。但即便如此庞德公也对诸葛亮刮目相看,他并没有如同徐庶那般去反驳或是提出疑问,只是鼓励诸葛亮畅所欲言。直到诸葛亮说完之后才眼神一亮喃喃道:“人中龙凤!”
诸葛亮心里自然清楚,自己说的很有可能在将来会成为现实,而能够认同这一点的,必然是拥有极大智慧之人。至于人中龙凤那应该是说自己了,做诸葛亮做久了,都忘了自己还有个卧龙的称号呢,也不知道是谁给取的绰号,自己肯定是不会取出这么招风的名号来的。
孔明亮原本也不是太想卖弄这种不属于自己成就的见解,但出于叔父的目的,诸葛亮也想让庞德公高看自己一眼,所以假装没听见,便起身走到一边去观摩庞德公的收藏品了。
一个比现在要小的多的棋盘让诸葛亮很是奇怪,棋盘上还摆放着一些棋子,仿佛残局一般。诸葛亮不懂下棋,他只懂得象棋,但这个时代的象棋是方的,和后世的规则也完全不同,对他而言也就毫无用武之地了。他没想自己造一个象棋出来,因为他很肯定的知道,以这个时代人们对博弈的热衷程度,要不了几天,自己那点底子就不够看了。
庞德公见诸葛亮注意了围棋,便有心考一番,问道:“你懂棋艺?”诸葛摇头道:“小子不懂,只是知道一些大致的规则而已。此物过于高雅,我乃俗人,还是算了。”说着转头就去看别的物件。
庞德公奇怪的看着诸葛亮,博弈乃玩物也,何来高雅一说呢?不过见他年幼,棋力想来一般,也就不多问了。但想了一会棋盘上的黑白子,又道:“此非残局,乃是我闲来无事所摆的阵图。”
诸葛亮回头再看了看棋盘,这一次似乎有些看懂了,至于自己为什么懂,也不是很摸得着头脑,估计是正牌诸葛亮的知识造就的,自从今早起来,似乎头脑就比原本清明的多,这应该是身心合一的结果。
庞德公笑着道:“你可有心入世?”诸葛亮摇了摇头:“没有,平天下、解乱局本应是我辈士人所求之事,但如今小子才学尚浅,天下局势不明,盲目为官恐会祸害百姓。”
庞德公点头又问道:“那你今后有何打算?”诸葛亮思考了一会道:“学生尚无宏图大志,若要侍明主、安天下,必不是埋头研习所能得,需游离四方、通达万千,寻找出一条最为可行之道方可成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今天下之势犹如战国纷争,若无强秦难能一统,小子既想不出可行之策,何不先学安身立命之法?”
庞德公虽觉得如此非大道,但诸葛亮的话也没什么错,随后取过棋盘道:“世间之事本无常,没有什么事是可以万无一失的,且行且看吧。老朽自问对观星、五行、天象一道尚有见识,日后若有疑问,大可上门来求,不必客气。”说完就哈哈一笑,坐回到矮几前继续饮茶。
诸葛亮听闻也欣喜得拜谢,如此一来,自己和庞家就基本形成了一种师徒关系,经常的来往自是必然。
同时,诸葛亮对于五行天象之术也很是有兴趣,当然也仅仅是兴趣而已,毕竟后世的教育让他明白星象、面相之说并不是太科学。自己莫名其妙的因为张角的法术就来到了古代,或许这个当代的智者能够给自己一些启发也难说。
此时,一名庞家的老仆走进房内,说是有几位故友来访,已经在偏房等候多时了。诸葛亮便很知趣的告辞离去,庞德公原本想要给诸葛亮引荐,但想到来人没有通报姓名,只在偏宅中等候,或许也有回避之意,于是诸葛亮与庞公二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沉默,客气的推辞之后,诸葛亮便和自己的仆役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