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律诗词对《周易哲学视角下的〈水浒传〉第 117 回解析》的解析:
(一)《〈水浒传〉第 117 回解析》
周易玄妙蕴哲思,水浒回目蕴惊奇。
睦州箭射邓元觉,乌龙岭上助公明。
阴阳转化战局变,神助莫测显天机。
剥复之间经磨难,时位相应展雄姿。
豪杰命运多舛舛,江湖风云变幻知。
深度剖析含至理,经典永传耀华曦。
(二)诠释:
这首诗围绕《水浒传》第 117 回,结合周易哲学的观点,描绘了其中的情节与哲理,体现了战斗的变化、命运的无常以及智慧的展现。
诗的首联指出《周易》蕴含着深奥的哲理,而《水浒传》第 117 回也充满了令人惊奇的情节。颔联具体描述了“睦州城箭射邓元觉,乌龙岭神助宋公明”这两个场景。颈联强调了阴阳相互转化对战局的影响,以及神助所体现的天机玄妙。“剥复之间经磨难”表达了梁山好汉们在战斗中经历的挫折与考验,“时位相应展雄姿”则突出了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和位置上的英勇表现。尾联感慨了豪杰们命运的坎坷和江湖的风云变幻,同时指出对这一回的深度剖析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使经典得以永远闪耀光芒。整首诗通过对《水浒传》第 117 回的解析,展现了周易哲学与文学作品的交融之美。
(三)《水浒传》第117回回目,经典梗概,经典诗句,经典情节,经典典故,主题思想,中心思想,指导思想,文化价值,文化传承,历史传承
《水浒传》第 117 回回目:睦州城箭射邓元觉,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经典梗概:
为攻乌龙岭,解珍、解宝进山探路被敌军识破,双双战死且惨遭风尸。宋江大怒,不顾吴用阻拦起三千军兵欲为二人报仇,却遭到埋伏。危机时刻幸亏秦明、花荣二将出兵,才得以生还。乌龙岭贼军虽然暂时获胜但兵力不足,回清溪城向方腊求救,方腊只派五千军兵增援。宋江分兵绕过乌龙岭,攻打睦州。邓元觉出战,死在花荣箭下。王英、扈三娘出兵劫杀增兵,反而因为郑彪的妖术双双遇害。宋江出兵决战也因为包道乙的妖术,使得项充、李衮战死,武松废了一臂,鲁智深不知所踪,多亏山神邵秀才相助,才免于全军覆灭。第二天再行决战,包道乙斗法术败于樊瑞,郑彪被关胜所杀,包道乙也被凌振火炮所杀,最终攻陷了睦州城,但用于阻截乌龙岭方腊军的燕顺、马麟也死于敌将石宝之手。
经典诗句:
“海上髡囚号宝光,解将左道恣猖狂。从来邪法难归正,到底浮基易灭亡。吴用良谋真妙算,花荣神箭世无双。兴亡多少英雄事,看到清溪实感伤。”
此诗对宝光国师邓元觉的行为进行了描述,强调了邪不压正的道理,同时赞扬了吴用的谋略和花荣的神箭技艺,也感慨了历史兴亡和英雄的命运。
“伪朝事体溃如痈,要请廷兵去折冲。自古江山归圣主,髡囚犹自妄争锋。”
这首诗揭示了方腊政权的腐朽和溃败之势,指出其难以与正统抗衡,表达了对正义和正统的认同。
经典情节:
花荣箭射邓元觉:邓元觉是方腊麾下的大将,武艺高强,与梁山好汉对阵。花荣看出邓元觉的破绽,按照宋江的嘱咐,在合适的时机一箭射中邓元觉,使其落马而死。这一情节展现了花荣高超的射箭技艺,以及梁山好汉的智谋和英勇。
王英、扈三娘之死:王英和扈三娘出兵劫杀方腊的增兵,却遭遇了会妖术的郑彪。郑彪施展妖法,导致王英、扈三娘双双遇害,这一情节突显出战争的残酷和敌人妖术的厉害,也让读者为这对夫妻的命运感到惋惜。
武松断臂、鲁智深失踪:在与方腊军的战斗中,由于包道乙的妖术,武松被砍断一臂,鲁智深也不知所踪。武松断臂后仍然奋勇杀敌,展现出其顽强的斗志和英雄气概,而鲁智深的失踪也为情节增添了紧张和悬念。
经典典故(此回中典故不突出,与前文相关的典故有):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前期的重要情节,晁盖、吴用等梁山好汉用计劫取了杨志押送的生辰纲,这一事件成为梁山好汉起义的重要导火索,也为后来梁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回中梁山好汉与方腊军作战,其英勇和智谋与智取生辰纲时的表现有一定的延续性。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鲁智深是梁山好汉中的重要人物,他力大无穷,曾经倒拔垂杨柳,展现出非凡的力量。在第 117 回中,鲁智深虽然失踪,但他之前的英勇事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这一回中梁山好汉的战斗精神相呼应。
主题思想:
此回的主题思想主要是展现战争的残酷、英雄的抗争以及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信念。通过描写梁山好汉与方腊军的激烈战斗,表现出双方的英勇和智谋,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损失。在战斗中,梁山好汉虽然遭遇了重重困难,但他们始终坚持正义,最终战胜了方腊军,体现了作者对正义的追求和对英雄的赞美。
中心思想:
一方面突出了梁山好汉为了兄弟情义、为了正义而战的精神,如宋江为解珍、解宝报仇,众好汉奋勇杀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战争的惨烈和无常,许多梁山好汉在战斗中伤亡,让人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同时,此回还暗示了方腊政权的腐朽和衰败,以及梁山好汉在征讨方腊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指导思想(原着作者创作时的指导思想较难确切定论,但可从一些角度分析):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作者可能是想通过描写梁山好汉的故事,反映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表达对不公平社会的批判和对英雄豪杰的向往。在第 117 回中,梁山好汉与方腊军的战斗,既体现了他们反抗暴政的一面,也反映了他们在战争中的无奈和牺牲,这可能是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的一种思考和表达。
文化价值:
文学价值:《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文学价值极高。第 117 回中,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彩的叙事,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每个角色。
历史文化价值:此回反映了宋代的社会风貌、政治制度、军事斗争等方面的情况,为后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例如,文中对战争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战争策略、武器装备等方面的信息;对人物的塑造,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阶层、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特点。
精神文化价值:梁山好汉的忠义精神、反抗精神、团结精神等,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 117 回中,梁山好汉为了兄弟情义、为了正义而战,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友情、正义、忠诚等价值观念。
文化传承: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故事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 117 回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通过小说、戏曲、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不断地被演绎和传播,使人们对《水浒传》的了解更加深入,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例如,许多戏曲剧目都以《水浒传》中的故事为蓝本,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给观众;影视作品也多次将《水浒传》的故事搬上银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部作品。
历史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