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六,松州市的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这一天,被称为“过油日”,是松州市人每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最期待的时刻。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各种美食,年味愈加浓烈。
对于松州市人而言,过油不仅仅是节日的盛宴,更是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过油”是将各种馅料与淀粉混合后,放入滚烫的油锅中炸制。
炸土豆、猪肉、鸡块、花生豆,甚至炸丸子和炸鱼,每一道炸品都象征着“越过越有”,寓意着来年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富足。
每一口香脆的美味,仿佛都在诉说着对幸福与富贵的期盼。
而这一天,还有一个独特的传统:炸东西时,家长总是不允许小孩子说话。
每次做炸油馍时,我们围在灶台旁,眼巴巴地看着父亲专心地掌控锅中的油温,心中充满期待。
每当炸得正香,父亲才会微笑着说:“吃吧。”
这时,大家迫不及待地抓起油馍,笑声和油香交织在一起,仿佛全年的期盼都在这一刻释放。
为什么炸东西时不能说话呢?小时候我们听母亲说,这是因为“说话费油”,但当时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直到父亲炸过“面人”时,我们才知道,那些炸得最香的油馍是用来敬神的,祈愿保佑一家的安康与好运。
而真正的原因则是,油锅里的油和水无法共存,说话时的唾沫星子一旦飞溅到油锅中,便可能引发危险的反应。
随着岁月流逝,许多年轻人已经离开家乡,传统习俗渐渐被现代生活取代。
然而在松州市,尤其是“过油日”,许多家庭依然坚守着这一习惯,炸起油条、油饼、莲夹,一家人围在一起,享受着简单而温馨的幸福。
每一道炸品,都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一年,过得越来越好,来年,生活更加精彩。
---
林天也没闲着。
清晨,他在别墅院子里支起一口大铁锅,提前准备好各种食材:土豆、鸡块、鱼块、莲夹,还有用糯米粉裹得鼓鼓的甜馅丸子。
旁边的小桌上,酱料、辣椒粉一字排开。
姜晚秋站在一旁帮忙分装食材,而小林妮妮穿着厚厚的红色棉袄,坐在两米开外的小椅子上,眼巴巴地望着父母忙碌的身影。
“妮妮,乖乖坐好,别乱跑啊,等爸爸炸好了给你吃。”
林天回头叮嘱一声,脸上带着宠溺的笑意。
“知道啦!爸爸快点儿,我要吃炸丸子!”
林妮妮的小手扶着椅子,奶声奶气地回应道,声音里满是期待。
林天挽起袖子,把切好的土豆片慢慢放进油锅里。
“嗞啦”一声,热油迅速将土豆片包裹住,金黄色的香味随之飘散。
旁边的姜晚秋负责将炸好的土豆片捞出沥油,然后撒上一层椒盐,装盘摆好。
“老公,这藕夹炸得真不错,没陋习,还很酥脆。”
姜晚秋笑着夸奖道。
林天闻言,眉梢一挑,得意地说道:“那是当然,老婆你看着吧,今天我炸的东西,妮妮准保吃到停不下来。”
他说着,用筷子夹起一块刚炸好的小酥肉,吹了吹,转身递给小妮妮:“妮妮,来,尝尝爸爸炸的土豆,好吃不?”
小妮妮立刻伸出小手接过,嘴巴鼓鼓地咬了一口,咧开嘴露出灿烂的笑容:“好吃!爸爸炸的最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