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你不懂,不要多说话,等你长大你就知道了。”唐广德被儿子一问,不觉面皮儿微红。是啊!自己一辈子识不几个大字,记记帐还凑和过去,生活上也过得去,但是,这就可以满足吗?当年的祖上……,不提了,当年祖上的光辉,早已经被他的祖爷爷和爷爷辈给破败了。
不过,幸好儿子跟着人家学了几年,字儿写得也像那么回事儿,四书五经居然也背过好几篇,而且开始写一些应对科举的文章,这一点还是令人欣慰吧?
画面意外回到学堂里。
现在,受到责罚跪在地上的小伯虎又开始不安分了,他瞅瞅老祝,一脸目呆。他又瞅瞅徵明,似乎眼眶里有泪珠儿来回滚动,眼看就要哭起来。他偷偷看一眼跪在自己一侧的梦晋,梦晋却也正抬头看他。两个人相视一笑,似有心意相通。小伯虎心说,这家伙,倒也算是一个好伙伴儿。
正想着,头顶不觉挨了一下,挺痛,是沈诚先生拿戒尺敲的。“不许动,无有教养,难得上进,不听话,干脆撵出师门。”
所有人都吓得不敢动弹了。沈诚先生摇摇头,独自走出去,又到书房写他的大字。
学堂之内,忽然,跪着的小徵明先开始哭了,哭得很伤心。
“怎么了你?”允明眼瞅着他哭,心有不忍。他可是二十五六岁的成年人了,而且早在二十岁时就中了秀才。哦!在他身上似乎有些东西可考。似乎有史料上说,允明七岁时中的秀才,可后来有些说明,说他五岁时能写一尺大字,九岁时才会做诗文,十岁时博览群书。照这样说,让他在七岁时写出科举文章就有些困难。那时他分明刚刚启蒙,还做不得诗文,又如何中得秀才?
这个疑问,我立刻问了唐先生。想不到唐先生眯着眼问道:“史书上真是如此记载的?”我说:“是这样的,我查了好几处,都是这样文字。这里面肯定是有疑问。才七岁,那时他还是个儿童,能识多少字?况且他如果真的七岁就中秀才,居然到三十多岁以后才中举人?这其中差距是不是太大了?”
“你的疑问有些道理,我想他也应该是二十岁吧?或者是,十九岁?后来我十六岁中生员进学府时,他还佩服我,说我比他出息。这件事情,大概是为他作传记者的失误!”
“是这样吗?要是有机会,倒要当面问问老祝。”忽然之间,我很想看到祝允明,就是历史上传说的那个生活中带些诙谐,又足智多谋最爱助人为乐的祝枝山。
“他前些日子刚刚任外职走了,过不来。唉,梦晋走了,祯卿也走了,他们都走了。眼前还有一个徵明一个王履吉离我近些时而走动一下,平时再无其他人交往。难道是我这些年无所成就事事仰仗人家,人家都不喜欢跟我交往了?”
“先生,你怎会如此想?据我所知,老祝恐怕是你一生中最关心你的人,他对你的关切,恐怕是你所有朋友中最无私的吧?还有徵明,虽说你们曾过有间隙,可是他们俩从来一直都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我认为是这样的。”
“是这样吗?真会是这样?”一瞬间,先生忽然泪眼汪汪,忧伤神情立现。哦!他是想起什么了?跟徵明之间的误会?
“其实,我真是羡慕您。你们可是一生最难得的知己,我要是有这样的朋友,不知要有多羡慕,是真的……”
和先生聊到这儿,我忽然也有些伤感。是啊!人生岁月匆匆,活到四十岁上,我又交下几个朋友呢?相比于先生的文采画艺,我比不了他半分毫。相比较于他的豁达潇洒,我依然没有可比性,包括他的交往,不也是人才济济吗?桃花坞当年可是赫赫有名的举办“沙龙”之地啊!
“是啊!我们的友情,真是从孩提时候开始的。那时候,允明整整大我们十岁,然而他竟是我一生中最靠得住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