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第四位的是魏徵(zhēng),魏徵自幼孤苦贫寒,生活过的穷困潦倒,但他喜欢读书,涉猎广泛,心中有着大志向,早年还曾出家当过道士。隋末天下大乱后,魏徵曾投靠到瓦岗寨李密手下做事,负责为李密书写奏疏,魏徵还曾为李密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但李密没有采纳。
武德元年(618年),王世充击败李密被,魏徵也追随李密归降李唐,而李密的部将李勣还占据着李密原来管辖的地区,李密投降李唐后,李勣自己占据这么大的地方却不知道何去何从。魏徵毛遂自荐,请求安抚山东地区,经过魏徵一番耐心劝导后,李勣决心领兵归顺达唐,然后开仓运粮,接济淮安王李神通。同年九月,夏王窦建德率军攻打相州,李神通抵挡不住,被窦建德击败,魏徵、李神通、李勣等人都被窦建德俘虏,魏徵又转而开始在窦建德手下做事。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派秦王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窦建德率军赶来支援,双方经过一番熬战,李世民击败窦建德,将其生擒,魏徵再次加入唐营,太子李建成听说魏徵的名声很大,便邀请他担任太子洗马,待遇优厚。
武德五年(622年),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勾结突厥进犯山东。魏徵经过一番观察后发现,太子李建成虽然是嫡长子,但是在功绩方面不如李世民,为了帮助李建成弥补军功上的不足,魏徵建议李建成主动请战立功,李建成也听从了魏徵的建议,主动请缨讨伐刘黑闼,并将其擒斩,平定了山东地区。
玄武门政变之后,李世民听说李建成的幕僚魏徵以前经常劝谏李建成和自己作对,还建议太子先下手为强,除掉自己,但李世民素来看重魏徵的才能,此时见他说话直爽,为人坦荡,便将其赦免,重新纳为了自己的幕僚。李世民志在建立大唐盛世,魏徵性情耿直,有治国的才干,从不退缩屈服,便多次在自己的床榻前召见魏徵,李世民与魏徵谈论朝政时,总能接受他的意见。魏徵也为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而高兴,便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全部托盘而出。李世民曾经慰劳魏徵说:“你所陈述进谏的事,前后多打二百多项,如果你不是真心报效国家的话,怎么可能这样做呢?”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征兵,中书令封德彝上奏说道:“陛下,我们征兵的年龄要求是十八岁,但一些男性虽然年龄尚不满十八岁,但他们的身体也是魁梧壮实的,可一并征过来。”李世民同意了他的意见,但魏徵却坚决反对,李世民大怒,将魏徵召进宫中责备道:“魁梧壮实的那些人,都是一些奸民,他们虚报年龄想要逃避兵役,征召他们有什么不对,你怎么这么固执!”魏徵回答说:“军队主要在于管理和训练,而不在于人多。陛下征召身体壮健的成年男丁,用正确的方法加以管理,便足以无敌于天下,又何必多征年幼的人来增加数量呢!而且陛下总说,朕以诚信治理天下。现在陛下即位没多久,却已经多次失信了呀!”李世民惊愕地问道:“朕如何失信了?”魏徵继续回答:“陛下刚即位时,曾下诏说,所有百姓拖欠官家的财物,一律免除。有关部门认为拖欠秦王府的财物,不属于官家的财物,仍旧要征求归还。现在陛下由秦王升为了天子,秦王府的财物不是官家的又是什么呢?再说,关中地区免收二年的租调,关外地区免除徭役一年,不久后,又颁布敕令说,已纳税和已服徭役的,从下一年开始免除。如果把已经退还黑百姓的税物重新征回来,百姓肯定不乐意。现在是既征收租调,又指派百姓服兵役,那还谈什么从下一年开始免除呢!与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都是地方官员,日常的国家公务都是委托他们办理,但在征点兵员上,陛下却又怀疑他们使诈,这难道是以诚信治国之道吗?”李世民听了魏徵的话后,高兴地说:”以前朕认为你比较固执,怀疑你不通达政务,现在看到你议论国家大政方针,都能切中要害。你说的很对,朝廷政令不一,则百姓不知道怎么办好,那么国家如何能得到治理呢?这么来看,朕的过失很深啊!”
还有一次,有人诽谤魏徵包庇自己的亲戚,李世民派御史大夫温彦博前去查办,结果查无实据,温彦博便向李世民宗奏报说:“魏徵作为一个臣子,平时就应该多约束自己,他是因为不避嫌,才遭受了这些没有根据的诽谤。我们查证后虽然没有私情,但魏徵也应当受到责备。”于是李世民让温彦博代替自己去责备魏徵,并说:“从今以后,做什么事都要留下痕迹。”第二天,魏徵入朝上奏说:“陛下,臣听说君臣一心,就如同一个整体。如果置国家大事于不顾,一味追求在自己做事的行为上留下痕迹,如果君臣上下都这样做的话,那么国家的兴衰就难以预料了。”李世民大惊,脸色大变,说:“行,我知道了。”魏徵又跪下说:“希望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李世民问:“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吗?”魏徵说:良臣只让自己获得美名,让君皇帝得到荣耀的称号,荣华富贵子孙世代相传,福禄无边。忠臣则是自身遭到祸患被杀,又让皇帝陷于愚昧、凶暴的境地,最终导致国破家亡,自己只得到一个忠臣的空名。这么说的话,忠臣、良臣相差就远了。”李世民被魏徵的话深深地打动。
濮(pú)州刺史庞相寿因为犯了贪污罪被解除职务,便上表说自己曾经在秦王府供职,李世民是个念旧的人,看到后很怜惜庞相寿,想让他官复原职。魏徵站出来劝谏说:“陛下,以前秦王府的旧僚,现在在朝廷内外做官的很多,臣担心,如果每个人都仗恃着您的偏袒的话,会让那些真正行为端正的人恐惧害怕。”李世民觉得很有道理,便驳回了庞相寿的请求。贞观七年(633年),魏徵代替王珪担任侍中,尚书省存了一些长期积压没有判决的诉讼案,李世民命魏徵处理,魏徵虽然不怎么熟悉朝廷法度,但能抓住根本原则,一举实际情况处理,结果这些搜送案件处理的结果都能让大家都心悦诚服。
后来,太子李承乾平时不学无术,反而魏王李泰获得的宠爱一天天增长,朝廷内外的官员们都有些疑虑和议论。李世民听到后很讨厌这些议论,对身边的侍臣说:“论当今朝臣中忠诚正直的人,没有人能超过魏徵,我派他辅佐皇太子,来杜绝天下的怨言。”于是,李世民便任命魏徵为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如旧。魏徵称病极力推辞,李世民下诏说:“汉朝的太子以四老为辅佐,我现在依靠您,也是这个道理,我知道你患病了,但凭您的本事,您卧病也可以保全太子。”
贞观十七年(643年),眼看六十四岁的魏徵病重,即将不久于人世,李世民闻讯后,亲自到魏徵家中探视,屏退了左右侍从,和他交谈了很久后才回宫。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带着太子李承乾和嫡女衡山公主(即新城公主)再次到魏徵家中探望病情。魏徵强撑着病体,穿戴朝服,拖着带子出来迎驾,李世民见状,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他一边抚摸着魏徵一边流泪,问他还有什么想说的,魏徵说:“寡妇不愁织布的纬线少,而忧虑国家的危亡呀。”李世民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徵的长子魏叔玉,指着衡山公主对他说:“魏公,来,睁开眼睛看看你的儿媳!”但此时,魏徵已经身体衰弱到无法起身谢恩了。数日后,李世民忽然在夜里梦见魏徵,如同平日里一样,到次日清晨,魏徵逝世的消息已然传到宫中,李世民亲自参加了魏徵的丧礼,痛哭流涕,还专门魏徵废朝五天,命令内外百官与在长安的朝集使一同前来参加丧礼,太子李承乾也在西华堂为他举丧。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李世民望着凌烟阁魏徵的画像思绪万千,随口吟诗道:“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复人。”不久后,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发生。功臣侯君集因为参与谋反被处死,中书侍郎杜正伦受到牵连被贬,因为魏徵曾经向李世民推荐过这两个人,说他们有宰相之才,想到这里,李世民开始怀疑魏徵结党营私。魏徵还曾写下自己前后呈给李世民的谏辞,拿给史官褚遂良看,李世民知道了这件事后,愈加不满,于是又取消了衡山公主和魏叔玉的婚约,下令推倒了魏徵的墓碑。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亲征高丽(即高句丽),尽管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却仍然因为没能灭掉高丽而后悔。大军办事回京之后又想起了魏徵,李世民叹息的说道:“如果魏徵在就好了。“于是召魏徵的家人到行营,给予了赏赐,又命人重新立起了魏徵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