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刘邦的选择 > 第31章. 楚汉胜负已决出,且来把酒论英雄

第31章. 楚汉胜负已决出,且来把酒论英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后世追忆项羽的诗词歌赋有不少,李清照写的这首流传很广,许多人张口就背得来。不少对项羽的结局扼腕叹惜。

唐代大诗人杜牧就写过一首《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期。替项羽流露出许多的意难平。

将楚、汉战争复盘一下,看看项羽卷土重来能不能赢一次。

第一项,从领军为将角度考量一下楚、汉两方最高统帅的能力得失。《孙子兵法》对将军的评价标准是:“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先说智。单从排兵布阵、行谋用计、调兵作战角度看,项羽从出道到固陵之战,未曾有过败绩;且在巨鹿战场创造了破釜沉舟、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为我中华兵学贡献了智慧,此项得5分。刘邦指挥作战,于彭城、荥阳、固陵分别败于项羽,得4分。

可能看官觉得给刘邦打分高了,实则不然。刘邦以四千人从砀县出发,一路攻城略地,战砀郡、颖川、南阳,直打进关中灭了强秦,这些战斗都是刘邦直接指挥的,且未曾有过败绩,最差也是平手。秦末英雄辈出,有几人能有这样的战绩?所以,我认为秦末顶级的军事指挥家也就三人而已:刘邦、项羽、韩信。

再说信。有信者、人信之;无信者以利而背道,因惑而弃义,由谗而迷乱;因惑而弃义者,难取人而信。

纵观楚、汉双方阵营的肱股之臣、虎狼之将,萧何、曹参、韩信、周勃、樊哙、灌婴、张良、陈平等,刘邦敢于大胆任用,或独掌一方,或独领一军,或从谏如流。

反观楚营,项羽部下骨鲠之臣有范增、龙且、周殷、钟离眜等人,但项羽对部下猜忌,依靠龙且、周殷等人却不敢大胆给其指挥权。陈平施行反间计,项羽又辞退了范增,导致上下离心。这一项刘邦得5分,项羽得4分。

再说仁。仁者爱人,不仁则眼不入众人之辛劳,不休黎民之苦难,不能与上下同义,众人离之。从实践上看,陈平描述项羽“恭敬爱人”,说刘邦“慢而少礼”。

韩信描述项羽“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又说刘邦“解衣衣我、推食食我”。陈平、韩信在楚、汉两阵营干过,对刘邦、项羽都了解,所说的话可信。刘、项两人都有仁爱之心,项羽能将心用在一线士卒身上,群众口碑不错;刘邦偏爱有本事的人,但对基层士卒关爱不够。考虑到刘邦有“慢而少礼”的问题,扣1分、得4分;而项羽有杀降、屠城等暴行,实在是个污点,扣2分、得3分。

再说勇。韩信曾问刘邦“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刘邦沉默良久说:不如。自己认输了。虽说单挑刘邦肯定不敌项羽,但本人觉得刘邦胆气过人,鸿门敢于应约赴险,修武敢于单车探韩信、张耳大营,楚军大围荥阳而刘邦始终处于一线,此等勇悍非常人所有。然而,既然刘邦自己承认勇悍不如项羽,因此该项项羽得5分、刘邦得4分。

最后说严。在严格法纪方面两人似乎都没出现过过失和差池,因此该项两人都得5分。

综合得分,刘邦22分,项羽22分,平分秋色、不分高低。

这种评价方法是有些简单粗暴,但声明一下,本人绝没有对英雄不敬之心。虽简单了一些,但总比非黑即白要强很多。本意是欲从多角度一条一项梳理剖析,恰恰证明出于慎重态度,表达了对秦汉英雄的敬意。

从领军作战角度分析,两位都是优秀的军事统帅。但是,自从关中分封十八路诸侯起,两人作为将军的使命基本就完成了,接下来的身份转变为逐鹿天下、欲成帝王大业的诸侯王。

第二项,从诸侯王的角度剖析一下谁的得分更高。

诸侯争霸,均欲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治国是前提。诸侯王只有将侯国治理到位,国力强盛、百姓乐业、士人归附,才具备争雄天下的基础条件。

三国时期刘邵著作《人物志》,评论王者才能,这样说:君以能用人为能,以能听为能,以能赏罚为能。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一下两位王者治国之能。

先说项羽。韩信眼中的项羽是“不能任属贤将”、“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项羽对有才能的将军不敢大胆使用,印信刻好了在手中抓得包浆了,也舍不得封给功臣。陈平说项羽“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对人很不信任,楚国高位实权都被授于项氏家庭及亲戚。高起、王陵眼中的项羽是“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利而不予人利”,生怕别人水平能力超过自己,对有能力的给予打压。刘邦眼中的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反观刘邦,将关中大后方交给萧何,能对张良言听计从,对战将有功则赏,进入汉中时就封曹参等七人为通侯。从客观情况看,作为诸侯王的项羽,在能用人、能听、能赏方面,相比刘邦差很多,也致使西楚在内政建设方面跛脚。

侯国内政基础尚且不稳,争天下自然处处掣肘。太史公说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争经营天下”,“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项羽在争天下这块有点理想化,自觉霸王名号一立,别人自然臣服。好比注册了一个公司,就觉得能干成世界五百强,想当然耳。你光自己能干还不行,得有一群能干的人加入团队才成,个人就算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

杨雄《法言》论:“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任何时侯,组织的力量都比个体力量要强大得多,有智慧的领导都一定是先将组织体系建设好、把人才聚到组织中,运用好集体的力量。这一点上项羽有缺陷,自负其能,匹夫之勇必然失败。

第三项,从逐鹿天下、问鼎帝业层面剖析。三国曹操对天下英雄有一段精辟论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欲取天下,一要有远大志向,二要有超人谋略。

先说胸怀大志。这方面刘邦、项羽都是满分,从始至终都有吞吐天地的大志向。刘邦服徭关中时,观秦皇帝,感慨:大丈夫当如此。秦始皇游会稽,项梁带项羽远观,项羽感慨:彼可取而代之。范增描述他对刘邦的认识:“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说明刘邦言行举止已霸气外漏,欲取天下的意图被诸侯所洞悉。刘邦进入咸阳,想长居秦王宫殿,樊哙劝谏:“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说明进取天下也已成为汉王集团高层的共识。做一回事后诸侯亮,站在现在的角度看,从大秦帝国起,分封制就已成为过去式,大一统、郡县制这一先进的政治制度成为历史发展大趋势、大潮流。能够放弃落后体制、树立天下一统的大志向,在这点上两人都有历史主动精神,大大点赞。

再说谋略。如何设计进取天下的战略战术,这是项羽关中分封诸侯时就在考虑的问题,谋定而后动。项羽主导分封,也因之做了以下布局和动作。

第一招是切分诸侯,驱逐义帝。在原有诸侯格局基础上,进一步把齐、赵、燕、魏等分割。众建诸侯少其力,壮大自身、削弱其他,使西楚成为巨无霸。西楚占有绝对的实力优势,从而能够站在实力角度和其他诸侯讲话、发号施令。驱逐义帝实质上是给天下格局定了个调:天下无主、我主沉浮,以后都要听我项羽的。但实际结果是,这样做使得华夏大地出现了一种罕见的政治局面:群龙无主。这种局面上次出现,是五十年前秦灭二周,随后秦与六国血拼无宁日。

面对项羽驱逐义帝的局面,诸侯们心里都颤颤微微。大家都明白,关中把酒言欢都是暂时的,战争只到了中场休息时间,血雨腥风的恶战即将拉开序幕。项羽的目标可不是当霸王,他是要逐步把齐、赵、韩、魏、关中、汉中都变成西楚的郡县。

项羽确实是这样想的,他想稳固西楚,逐步拓展,吃掉一个个诸侯,登基称帝。可惜志大才疏。几年间,除了略控制一阵子九江地盘,齐、魏、殷、韩、南阳,他都出手了,却一个也没能拿下。就连西楚地域内的陈婴、吕青等地方实力集团,他也没有做到真正实控。

第二招,软硬兼施夺取。将魏豹迁往河东,东魏地划给西楚,是硬夺。扣留韩王成,派兵进驻颖川,是明抢。劫持王陵家人,逼王陵投到西楚,是绑架勒索。不知是哪些狗头军师给项羽出的馊主意,这些手段用后,又为项羽多树了几个死敌。

项羽若拿到这些地盘,西楚东出、西进、北上的通道就全部打通,东境接齐地,北境接殷、赵,西境接关中、汉中,从哪个方向进攻、先打谁,就看时机。西楚这种拓展意图,使诸侯国不得不赶紧回去磨刀备战。

第三招,安抚怀王旧部,稳定西楚内政。项羽鹊巢鸠占,将自己封在怀王的地盘上,即使熊心没意见,怀王部下的实力派可不一定同意,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不会轻易拱手交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刘邦的选择江山泪:美人劫替身皇帝:我从傀儡到盖世人皇红楼:步步成帝亮剑:我在伪军内部当卧底我在北宋跑滴滴谍战从军统店小二开始亮剑:杀敌就能抽奖穿越古代之尊荣之路黄帝内经百姓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