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杨昭心里也有一些想法。
这次,从杨玄感的军中要了几个人过来,管理新兵,这可是一道双刃剑。
用得好了,有现成的能人帮忙训练新兵,让新兵尽快成长,同时还能削弱杨玄感的势力,一举两得;
可若是一时大意了,让杨玄感抓住了机会,利用这些旧人,将自己的势力渗透入新兵队伍里。
好端端的一个新兵营子,本来是由皇帝十拿九稳抓在手中的,最后反倒倒戈成为了杨玄感的队伍,那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杨昭打算将李密也塞进新兵队伍里。
李密此次得此恩待,必定感激得无以复加,同时,他的能力,杨昭是十分信任的。
有他坐镇,还能压制那几个杨玄感部队的旧人。
让他们在军中发挥余热,却不能让杨玄感将手伸进这里。
朝廷多了几个为国效力的将才,杨玄感少了几名心腹能人,还能把新兵带起来,一举三得。
想到这里,杨昭脸上笑意盈盈。
虽然此番杨裕造反,耗费了不少钱粮,同时,自己的威信多少也受到了打击,但还好,结果是完美的。
杨玄感领兵南下,征伐一路,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平替了他父亲的职位,顺便还削弱了他的手下。
此次南下,对方虽是乌合之众,但人员亦有折损,却未能补充一兵一卒。
可以说,杨玄感亏炸裂了。
至于杨昭自己,经此一役,拥有了充分的理由将自己的心腹提拔起来。
朝廷中,如今有着高颎和杨嶷坐镇,杨昭再也不用像从前那般,如此忌惮先帝旧臣了。
而且,谋逆兴起,对于皇威,虽是一种打击。
可顺利平叛,对于现在的杨昭而言,也是一种皇位的稳固。
此番让朝臣们都看到了,皇帝是有能力平定动乱的,也提拔了自己基本的班子,日后再也没人能够招惹他了。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这个道理……
让高颎退去之后,思及此,杨昭不由得悠悠感慨了起来:“杨裕啊杨裕,那朕岂不是要多谢你这一次勇于造反了?”
虽然不知道哪里给杨裕的勇气,但不得不说,他这一次造反,还真给杨昭机会了。
要不然,他想要重新提拔自己的班底,都没什么好理由……
“等朕把自己的部队建立起来,到时候就要改革官制,削弱门阀了。”杨昭若有所思的轻轻敲着桌面。
这件事情,他的父皇在《隋书》之中,就已经做了。
虽然一开始的效果很好,但后果,显然也有很大的问题。
杨玄感、李密、李渊等人的接连造反,虽有一部分原因,是看到了滥用民力,民不聊生的状况,这才趁机起事。
但是,刀子不割在他们身上,他们是不知道痛的。
正是因为父皇一直削弱贵族的爵位,让勋官与实职分开,不断的分化门阀贵族的势力,因此惹恼了这些人。
偏偏,父皇又因为对百姓不善,失去了民心,底下的军队也跟着大乱,这才失去了抵抗能力。
杨昭阅览了《隋书》之后,又看到了唐朝的崛起,思来想去已久。
他觉得,只要自己稳固了皇位,民心所向,再牢牢的把握住一支属于自己的精英部队,如此一来,大事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