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德彪联系了赵小树,两人聊了一些关于以后的布局。
期间赵小树还问德彪,为什么现在不打开【每日情报】了?
德彪没好气的吐槽:“天天净整些没用的,那破玩意儿就是个摆设,每天不是提示哪里失足妇女质量高,就说哪有英雄救美的机会。
你这个情报一点都不正经,一天天刷出的情报,好像街头的‘牛皮癣’广告。”
对面赵小树表示,这几天就升级系统,提高情报质量。
德彪才勉强答应,有时间的话,会考虑看一下。
晚上德彪也没心思享受港岛的花花世界,简单的锻炼了一下,就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德彪换好衣服,留着普拉索克上车,准备去养和医院看一眼蒋震。
就见林景胜穿着一套新西装,一脸激动的准备出门:
“哎哟,穿得像新郎官一样!”
林景盛不好意思的笑道:“好多年没回家,不好好收拾一下,他们以为我在国外天天打黑工呢。”
德彪点点头,从普拉索克帮他拿的包里,拿出一封鼓鼓的信封递给他:
“这一年你也辛苦,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给家里人买点东西,院子里给你留了一辆车,你直接走就可以。”
林景胜想推辞,德彪给他开的薪水,即使在在曼谷也算得上是高薪,这一年他手里也攒了不少钱。
“啪~”
德彪也没给他拒绝的机会,直接把钱塞他的怀里,然后上车走人。
林景胜拿着德彪给的钱,心情复杂的走到车里。
坐在驾驶位上掏出钱包里的一张照片,有些怀念的看了一眼,然后开车出去。
林景胜家住在九龙乡下,家里还有一个比他大的亲哥哥。
到泰国这些年,因为怕连累家人,一直也没有回来,和家人之间的来往,只能通过偶尔的电报或者信件。
这么多年过去,也不知现在怎么样。
-----------------
九龙深水埗,李郑屋村。
在港岛,最早在清代就有人在这里居住。
53年这里烧过一场大火后,英国佬在这里重新设置了徙置区,专门安置本地的居民。
此时的李郑屋村,还没经历过80年代的大规模重建,所以目前还是以老旧的安置房为主。
中午,港岛的天气闷热。
今年50多岁的林景孝,正一脸汗水的从一辆人力三轮车上,小心的搬运书籍到自己的书摊上。
尽管出身贫寒,但林景孝一直对于书籍保持着尊重,小时候也曾梦想成为一个文化人。
虽然自己没有机会念书,但后来有机会开了一家二手书摊,总归是离着“文化人”近了一步。
可惜自己的弟弟,本来是个念书的材料,可惜后来不争气,误入歧途进了社团,整天就知道打打杀杀。
好好一个读书人不做,去做古惑仔。
后来又不知道得罪了谁,一个人跑路到了外国,不知死活。
这些年只有零星的书信或是电报托人送回来。
林景孝费力的把从家中带来的书,小心翼翼的摆到街边的摊位上。
“孝叔,最近有没有什么够劲的书啊?”
“是啊,多搞点带插图的,那样看起来过瘾啊。”
“就是,上次你讲很够劲的书,什么《一个老师和72个猛男不得不说的故事》,我回去打开一看,居然是论语。”
林景孝刚回坐下,还没歇一会儿。就有几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跟他讲话。
林景孝叹了一口气。:“唉,你们这些衰仔,整天除了惹事生非,就是看各种‘皇叔’,给你们机会好好念书,都不知道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