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学子们都在跳脚骂娘,他们那里要找出会算术的老师非常难,还好南方文风鼎盛,很多饱学宿儒都会圆术,要普及这个,也不算难。
而且朝廷也体谅他们的难处,特别宣布,下一届科举暂停,给学子们留出学习算术的时间,教材我们都印好了,发给了各州府,价格便宜量又足,你们买就是了。
只不过科举的改革是不会停的,接下来中举就可以当吏员,当了吏员满三年之后就可以继续进行会试,获得当官的资格。
所有的升迁都将会更加的讲规矩,就算是官家想把某个官员迅速的提拔起来,也得经过辗转才行。
三年吏员,三年辅官,这就是六年,中举以后六年才有机会出任一县的长官。
然后三年一小考,九年一大考,政绩出色的,就可以从县里调到州府担任六品左右的佐官,佐官上有足够政绩和功劳,经过吏部考核,就可以出任知州知军这些四五品的地方官了,在这些地方干出了名堂,就有机会被调到中央,在六部担任辅官。
当然,京城里也会有一些低品级的官员,这些官员都是从地方上选拔出来的能做事的官员,担任这些低级官员,做得好就可以外放,主政一方。
总之,不管是地方还是中枢,都有着官员调动的空间。
最终能够做到六部堂官这个位置上的,必须要有在地方和京师都担任过职位的经历,就算你一路是从京官上升上来的,也得至少有出任州府的经历才行,不然天花板就在那里,怎么升也升不上去。
简而言之,接下来大宋的升官游戏,将会比以前难度高不少,然而却有了经验。
当然了,本身能够在地方和中枢都做出成绩来的名臣,怎么都不会被埋没。
这样的调整力度不算小,不过对大部分有志于在政治上做出一番事业来的官员,都还是欢迎的。
那些杂七杂八的官职都靠边站了,各司其职,各显其能,你有政绩做出来,上官要压,也压不住。
文官方面,各种渠道是畅通的,就算你是言官,干一阵子也得下去做事,体验一下做实事官员的难处。
至于武官,就是另外一套运行逻辑了。
普通士兵可以在服役的过程中通过立功来升级,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得去念军校,学习兵法和基础知识,就算是将门子弟也是一样,没有例外。
不过军队方面的改制,只能慢慢来,毕竟赵谌能控制的地方就这么大,还有西军方面要怎么改制,也是一个问题。
对此,赵谌则是打算利用和西域贸易的事情,来一招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