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之事,玄之又玄,还没有听说过能够量化道心的。
夏亦觉得自己的这个面板有点厉害。
……
太平县。
早市刚过,街道上仍旧热闹非凡,叫卖声此起彼伏。赵大牛走在街上,怀里揣着些银钱,神色间多了几分踌躇。他自小生活在太平县,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但最近却总觉得自己的世界太小了。
“世界这么大,外面的事情会是怎么样的?”赵大牛暗自思索,心中生出一种渴望,想要了解更多。
这却是夏亦在潜意识里默默地影响的功劳了。
赵大牛暗自想着,随即加快脚步,走向县里唯一的一家书铺。
书铺门口,店主正在整理书籍。
赵大牛站在书架前东瞅西看,目光在一排排书脊上游移。店主见状,笑着问道:“这位壮士,是想买点什么书啊?”
赵大牛挠了挠头,略显不好意思:“呃……有没有县志,或者说介绍咱们太平县的书?再来点写其他地方风土人情的。”
店主一听,微微一怔,随即点点头:“有的有的!县志在这儿,这本可是记载咱太平县从开县以来的大事小情,想了解历史,必看此书。”
他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泛黄的线装书递给赵大牛,又从旁边抽出几本薄册子:“这些是讲风土人情的,有民间故事、节庆习俗,还有些方言趣谈,写得活泼有趣,适合入门。”
赵大牛接过书,粗略翻了翻,虽然字不算全认得,但觉得图文并茂,看着倒是明白。他心里一喜,连忙掏出银钱付账:“这些全都要了!”
店主闻到鱼腥味,但见赵大牛出手爽快,忍不住多说了两句:“壮士平时忙渔业,竟也好读书?有志气!若看着不解,咱铺里还有教蒙学的小册子,您要不要带一本?”
赵大牛闻言一愣,随即咧嘴一笑:“那就也拿一本吧。总不能连自己买的书都看不懂,回去试着学学!”他虽然认得几个字,但毕竟不多。
提着一叠书籍,赵大牛走在回家的路上,虽然花了不少银钱,心中竟莫名有些满足。
这些书籍,耗费不小。若是在没遇到夏亦之前,赵大牛是掏不出这个钱的。
赵大牛回到家中,简单收拾后,便迫不及待地打开县志,翻阅起来。
另一边的夏亦,也开始了专心窥屏。
古代的县志,无疑是了解一个地方最好的书籍。
县志封面泛黄,纸页间隐约透着墨香,第一页的字迹遒劲有力:
《太平县志》
撰于大虞永和十五年,修于大虞天康七年
夏亦扫了几眼,目光落在开篇的记载上:
“大虞立国二百余载,永和年间,天下初定。天子垂问地方,于各地分州划郡,太平县建县于永和三年,时属安平郡,定名‘太平’,寓意‘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夏亦不由点了点头。
原来,此国名叫大虞。而太平县是随着大虞立国后不久才建立的,没想到这小小的地方竟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夏亦继续往下看,内容从建县的沿革讲到历任县令和县中旧闻。县里出过的名人,还有些发生过的灾难。
“太平县地处海东,四季温润,土地肥沃,民以农渔为生。明远十五年,县令郑林疏浚河道,水患得解,百姓感恩,立碑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