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有位仆人打开了房门,询问来客,仆人便通曹毅的府第。
此时,许观刚吃完饭,妻女正在收拾桌子上的碗筷,
听到仆人的禀报,许观一愣,道:“来人说的是景川侯府的曹公子?你没有听错?”
仆人回道:“老爷,确实是景川侯府的公子,人就在外面等着。”
妻子翁氏见自己的丈夫皱着眉头,便停下手中的动作问道:“夫君,景川侯府的公子……莫非和夫君有什么过节?”
许观摇了摇头,说道:“这倒没有,不过此人嚣张跋扈,不是善于之辈,能不沾惹,还是尽量不沾的好。”
于是吩咐仆人道:“你就说天色已晚,我准备休息了,恕不见客。”
仆人应是,转身出了屋子。
本想能够就此打发,可谁知仆人才出去不过几息功夫,
就听到院子里想起一个爽朗的声音:“在下乘兴而来,状元公怎么忍心舍得让在下败兴而归?状元公若是休息,哈哈,那正好可以促膝长谈,抵足而眠。”
由于院子太小,话音还没有落,曹毅已经站在了门口。
看到许观站在桌子旁边,便笑着走了进来:“在下有些学问不懂,今日特地来向状元公请教,状元公,秉烛夜谈如何?”
许观也是无奈,人都到屋里了,总不能再赶出去吧,那样才是真的招惹是非!
于是躬身行礼道:“拜见曹公子。”
曹毅上前抓住他的手,笑呵呵的说道:“状元公真是一表人才,万般风流。”
“曹公子没有赞了,实不敢当。”
许观转头让妻子翁氏泡壶茶来,请曹毅去书房喝茶叙话。
书房虽小,一面墙的架子上却摆满了书籍,而且大多破旧,显然已经被不知道翻了多少遍。
曹毅看了一圈,不由得赞道:“满屋墨香,不愧是六首状元之家,果然书香门第。”
曹毅这么说,可不单单是称赞而已,也不是溜须拍马,而是事实。
站在你眼前的这位,就是历史顶级学霸,
也是历史唯一一位,六首状元,黄观。
此时他还叫许观,并没有改姓黄。
他在县考、府考、院考,皆考取第一名。
明洪武二十三年,黄观以贡生入太学,同年八月,在南京应乡试,中“解元”。次年应会试,中“会元”,是年,参加由朱元璋亲发策问的殿试,中“状元”。
明清时,院试、府试、县试第一名则通称“案首”,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则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
黄观不仅连中三元,而且堪称“六首状元”。
黄观之外,另一个“六首状元”是清朝的钱棨,但据《吴县志》卷七十一记载,钱棨曾多次参加童试,但都落榜。
所以就目前来说,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六首状元。
二人落座,许观问道:“不知曹公子今日前来,有何吩咐?”
曹毅也不兜圈子,说道:“听说你精通《春秋》,尤其是对春秋三传,颇有心得,正好有一位该学《春秋》了,所以想请你教导一番。”
古代文人,虽说都读经史子集,但是侧重往往有所不同。
有人可能专研孟子,有人专研读礼,
不是说他们不精通别的,而是在这一项上,人家就是权威人士!
“请我教书?”
许观有些诧异,便推脱说道:“曹公子有所不知,在下是翰林院修撰,每天史书浩如烟海,还有和同僚编撰史书典籍,以及一些书籍,实在没有时间教书授课……”
曹毅伸手打断他道:“不是让你亲自教,他有自己的老师,只是……”
说到这里,曹毅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还是说道:“想借你对春秋的注释……一读。”
闻听此话,许观的脸色立即阴沉了下来!
就等于,想要你的学问,还不要你做老师!
要知道古人的学问可是极其重要的,能够指点一二就算是恩人了,
而他居然想不声不响的,就拿走自己的所有学问!
关键,连个名分都不给!
这……这混蛋是在羞辱自己吗!
“来人,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