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贵妃日夜埋头翻阅典籍,仔细查找过往的先例,又亲自提笔撰写奏折,字斟句酌,力求每一个字都能准确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她还秘密派人出宫,深入民间,仔细打听民众对于后宫现状的看法,期望能获取更多有说服力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与此同时,苏贵妃也不曾忘记拉拢一些在宫中地位较高、但对现状心怀不满的嫔妃。她亲自与这些嫔妃密谈,比如刘贤妃,苏贵妃屏退左右,拉着刘贤妃的手,轻声细语:“刘贤妃妹妹,你我在这宫中时日不短,这诸多规矩的苦楚你我最是清楚。姐姐此番改革,也是为了你我能过得自在些。妹妹可愿助姐姐一臂之力?”刘贤妃犹豫片刻,终是点了点头。
又比如丽妃,苏贵妃送上自己珍藏的珠宝首饰,言辞恳切:“丽妃妹妹,姐姐知晓你向来聪慧,这后宫若能改革,妹妹定能受益。还望妹妹与姐姐同心。”
整个寝宫彻夜灯火通明,苏贵妃和众人齐心协力,都为了这一场艰难的变革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懈怠。
三日之期转眼已过两日,苏贵妃忙得焦头烂额。这两日里,她一边埋首于堆积如山的书卷和资料之中,仔细整理着从各方收集来的证据和资料,一边还要时刻警惕着后宫中各方势力的明枪暗箭。
那些反对改革的嫔妃们,见苏贵妃如此积极推动改革,心中的嫉妒与愤恨如野草般疯长。其中以宁妃为首,她仗着自己在宫中的资历,几次三番在其他嫔妃面前恶意诋毁苏贵妃。“哼,她苏贵妃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妄图打破祖宗规矩,这简直就是后宫的罪人!”宁妃那尖锐的嗓音在宫中回荡,不少嫔妃虽心中未必认同,却也不敢公然反驳。
一日,苏贵妃与宁妃在御花园偶然相遇。宁妃斜睨着苏贵妃,阴阳怪气地说道:“苏贵妃,你这折腾来折腾去,都折腾到陛下心窝子里去喽。”苏贵妃却不慌不忙,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犀利:“妹妹如此担忧,莫不是害怕改革之后,自己的地位不保?还是说妹妹习惯了这陈旧的规矩,不思进取呢?”宁妃被苏贵妃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弄得脸色青红交加,嘴唇颤抖着:“你……你胡说!”却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只能愤愤地甩袖离去。
而支持苏贵妃改革的嫔妃们,也并非铁板一块。有的嫔妃表面支持,背地里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要在改革中谋取更多的利益。比如珍嫔,她在苏贵妃面前信誓旦旦,表示愿全力相助,可转身却偷偷拉拢其他嫔妃,妄图在增设的聚会之所中谋取主导之位。苏贵妃心知肚明,在一次私下的聚会中,她不动声色地说道:“此次改革,是为了整个后宫的安宁,大家齐心协力,好处自然少不了。但若有人想借此图谋私心,到时候陛下怪罪下来,怕是姐妹之情也保不了谁。”珍嫔听了,顿时脸色一白,连连点头称是。
与此同时,朝廷中的大臣们也没闲着。那些反对改革的大臣们纷纷上书皇上,言辞激烈地指责苏贵妃的改革想法是离经叛道,会动摇国本。“陛下,后宫之事,祖宗之法不可违,苏贵妃此举乃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万万不可应允啊!”他们在朝堂上慷慨激昂,仿佛苏贵妃的改革会带来灭顶之灾。
而支持改革的大臣们则据理力争,列举前朝后宫改革成功的案例,力证改革的益处。“皇上,时代变迁,旧制未必适应如今,适当改革后宫,于皇家、于朝廷皆有益处。”双方在朝堂上争论不休,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苏贵妃深知,这最后的一日至关重要。她再次仔细核对自己准备的奏折和资料,每一个字句都反复推敲,确保每一个观点都有理有据,每一个建议都切实可行。夜晚,苏贵妃躺在床上,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望着窗外的月色,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皇上的认可,能够为后宫带来真正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