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段时间后,对陆羽有知遇之恩的贵人——原竟陵太守李齐物,升任朝廷司农。而崔国辅则接替李齐物,由竟陵司马改任竟陵太守。不得不说,才华横溢、深得两位大人赏识、二十岁出头的陆羽,若想谋取一官半职,着实并非难事。
这一日,崔国辅在府中设宴,厅内华灯绚烂,佳肴飘香。陆羽应邀而至,身着素衣,却难掩其卓然气质。宴席间,崔国辅目光炯炯,望着陆羽,眼中满是欣赏与期许,说道:“陆羽啊,以你的才情,于这官场谋个一官半职,必能平步青云。如今我在这竟陵主事,可为你铺就一条仕途坦途。”
陆羽微微摇头,起身恭敬回道:“大人美意,陆羽心领。只是陆羽志不在此,官场之路非我心之所向。”他的声音不卑不亢,透着坚定。
崔国辅面露疑惑,故意问道:“那你心中所念为何?”
陆羽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此前所写的《六羡歌》,双手递与崔国辅,说道:“大人,此乃陆羽的心境。”
崔国辅接过,细细读来:“不羡黄金盏,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读完,他不禁微微动容,长叹一声:“陆羽啊陆羽,你这心境,实乃与众不同。”那声音中,有赞叹,亦有一丝惋惜。
陆羽郑重说道:“大人,您应知晓,陆羽早已下定决心,不走仕途,只想纵情山水,钻研茶事。”他的目光清澈且执着。
崔国辅沉默片刻,而后大笑道:“好!有志向就得坚守,此乃老夫欣赏你的地方。既然如此,我亦不再强求。那你准备从何处开始?”
陆羽回道:“巴山峡川是古老的茶区,我欲先走巴山峡川。”
此时的陆羽,已然立下了“不走仕途,纵情山水,钻研茶事”的坚定志向与决心。崔国辅作为陆羽亦师亦友、如父如子的忘年知己,不仅未因陆羽的拒绝而恼怒,反倒对他的选择表示赞同与鼓励。
做好详尽规划后,陆羽怀揣满心的期待与激动,动身前往火门山。一路上,山川如诗如画,绿树成荫,可陆羽无心欣赏这沿途美景,他的心早已飞向了火门山书院。
火门山依旧宁静而神秘,云雾缭绕于山间,仿佛一层薄纱轻柔笼罩着。陆羽沿着熟悉的山路快步前行,心中不断回想起在山中与恩师邹夫子学习的点点滴滴,那些教诲如明灯照亮其前行之路。
终于,陆羽来到了邹夫子的居所。他轻轻叩门,门开的瞬间,邹夫子那熟悉的面容现于眼前。
“学生陆羽,拜见恩师!”陆羽恭敬行礼。
邹夫子眼中满是欣慰,微笑着将陆羽迎进屋内。
“陆羽啊,此番前来,所为何事?”邹夫子问道。
陆羽忙说道:“恩师,一则学生想念您,特来探望;二来,学生是来兑现当初的诺言,请舒瑶下山,陪我一同出游巴蜀。”
邹夫子微微点头,说道:“舒瑶这女娃,性格活泼,若随你出游,定能增添不少乐趣。”
此时,舒瑶正在书院忙碌,听闻陆羽到来的消息,满心欢喜地跑了过来。
“陆羽,你真的来啦!”舒瑶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
陆羽看着她,说道:“舒瑶,我来接你下山,一起去瞧瞧外面的世界。”
舒瑶兴奋点头:“好呀,我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然而,邹夫子却面露忧色,说道:“陆羽,此去路途遥远,你定要照顾好舒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