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赵泽深吸一口气,当着众人的面,款款吟诵起来。
“乡间白玉江,江中见月光,”
“光阴独守望,望君归故乡。”
听完赵泽这首诗后,全场众人顿时都忍不住赞叹起来。
“好!”
“好诗,好诗啊!”
“赵公子这首诗,简直堪称百年难遇!”
“妙,妙哉!”
穆天成和古河,也都脸上满是欣赏之色,赞许地连连点头。
“赵公子此诗,真乃人间奇文也!”
古河朗声道,“全诗通篇采取顶真的手法,还如此和仄押韵,朗朗上口,单单是工整的难度,就已经令人拍案叫绝。”
“更难能可贵的,还是此诗的内涵。”
“此诗通篇不过短短二十个字,便将江中老翁,盼游子归来之心,描绘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
“同一首诗,能做到既辞藻华丽丰富,又言简意赅,简洁明了,实在是高明!”
“赵公子之才华,在今年恩科大试上,必然能问鼎状元之位!”
众人都对赵泽这首诗赞叹有加,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赵泽却没有丝毫欣喜,始终满脸诚恳望着杨云。
在他看来,全场这些人的追捧和奉承,根本不足为道。
而来自杨云的评价,才是他真正在意和重视的。
杨云沉吟片刻,淡笑道,“这首诗作得,确实还算可以。”
“比起刚刚那首粗鄙浅显的诗,要稍稍好上一些。”
“但是,诗的意义,就在于让人尽情品鉴和钻研。”
“你这首诗虽然该有的全都有了,但终究还是太过单调,让人最多只能研读一两遍,而无法奉为圭臬,反复钻研。”
听了杨云的评价,众人脸色顿时都变得复杂些许。
诗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用来吟诵把玩的。
一首诗可以做到脍炙人口,风靡一段时间,就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
这世上又哪里有一首诗,能被天下文人奉为圭臬,翻来覆去地反复钻研?
赵泽显得很是谦逊,拱手抱拳,郑重道,“请兄台指点,在下这首诗,究竟该如何改进。”
杨云略一思忖,淡笑道,“如何改进,我倒是不敢妄言。”
“如果赵公子有意,我倒可以也以‘江’、‘月’二字为题,作上一首诗让你稍稍钻研一番。”
赵泽顿时面露激动,忙不迭重重点了点头,“请兄台赐教!”
杨云眯着眼睛,沉吟片刻,开始缓缓吟诵起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这第一句吟诵出口后,全场众人便全都沉默不语,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地看向杨云。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