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新政遇阻难,革新志未酬
大明在朱见深的治理下,于边疆战事与对外交流上屡获佳绩,西域重归和平,南洋商贸渐兴,国内经济亦因之繁荣昌盛。然盛世之下,却暗流涌动,朱见深推行的诸多新政,于实施过程中遭遇重重阻碍,改革之路,荆棘满布。
朱见深即位以来,深感大明旧制积弊已久,为求富国强兵、长治久安,遂大力推行一系列革新举措。于政治上,整饬吏治,严厉打击贪污腐败,裁汰冗官,提拔贤能。曾颁布新的官员考核法令,详明官员政绩评定标准,冀以此激励群臣勤勉政务,然此举却触动了诸多既得利益者之根基。
朝中一些勋贵世家与资深官僚,久享特权,惯于因循守旧,对新政极为抵触。他们暗中勾结,于朝堂之上屡进谗言,诋毁新政。更有甚者,买通御史台官员,弹劾支持新政之大臣,一时间,朝堂风云变幻,新旧势力争斗不休。
在经济方面,朱见深着力推动商业发展,鼓励工商从业者扩大经营规模,降低商税,欲以商业繁荣带动全国经济振兴。然传统之“重农抑商”观念深入人心,地方士绅与部分保守官员认为商业发展会导致百姓弃农从商,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动摇国家根本。于是,他们在地方上阳奉阴违,或故意拖延执行商业优惠政策,或增设关卡,盘剥过往商旅,致使商业发展受阻,诸多商户苦不堪言。
军事改革亦面临困境。朱见深为提升军队战斗力,加大对军事技术研发之投入,引进并改良火器,同时强化士兵训练,推广新的战术战法。然军事变革需耗费大量钱财,且触动了旧有军事贵族之利益。这些军事贵族担忧新兵种与新战法的兴起会削弱其家族在军中的地位与影响力,故而对军事改革百般阻挠。他们克扣军事装备经费,抵制新军训练计划,甚至在军队中煽动士兵对改革的不满情绪,致使军事改革进展缓慢,成效未彰。
教育领域之变革同样举步维艰。朱见深重视人才培养,倡导学以致用,令礼部改革科举制度,增设实用学科之考核内容,如算学、天文、地理、律法等,期望选拔出兼具经世致用之才与品德高尚之士。然此变革却遭到了众多儒生与传统士大夫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儒家经典才是学问之根本,科举应以考查儒家经义为主,增设实用学科乃是舍本逐末之举,会使学子偏离正道,导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在他们的影响下,各地学官与书院对科举改革消极对待,学子们亦对新学科缺乏热情,教育改革陷入僵局。
朱见深见新政推行处处受阻,心中烦闷不已。一日,于御书房召见内阁首辅李东阳,忧心忡忡地问道:“先生,朕一心推行新政,欲为大明开创万世之基,然如今阻力重重,进展迟缓,究竟是何缘故?”
李东阳微微躬身,奏道:“陛下,新政之理念虽善,然触动各方利益,遭致反对亦是意料之中。自古以来,改革皆非易事,需循序渐进,且要有破釜沉舟之决心与排除万难之毅力。陛下欲成大业,还需坚定信念,采取更为果断之措施。”
朱见深微微点头,道:“朕亦知改革艰难,然朕之决心从未动摇。只是如今朝堂之上,新旧势力相互倾轧,政令难以畅行,朕该当如何应对?”
李东阳沉思片刻,道:“陛下可先从稳定朝堂入手,对那些公然违抗圣旨、破坏新政之官员,予以严惩,以儆效尤。同时,加强对新政的宣传与解释,使群臣与百姓明了陛下之良苦用心与新政之益处。再者,陛下不妨选拔一批年轻有为之士,委以重任,让他们在推行新政中发挥先锋作用。这些人朝气蓬勃,较少受旧势力束缚,或能为新政开辟新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