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也附和道:“就是就是,公子说得没错。我们可以在这里先开设酒楼和家具店,然后再尝试开办窑厂。这样一来,我们既能赚钱,又能结交更多的朋友和学者,岂不是一举两得?”
于是,王坤立刻写信回去,让家中派遣几个人来江州,着手准备开设酒楼和家具店。同时,他还计划着在江州尝试开办窑厂。为了找到合适的窑厂地点,王坤在江州四处奔波。终于,他在一片荒地上发现了合适的土壤。他立刻买下了这片荒地,并找来了几位烧制砖窑的匠人。
虽然王坤在江州的时间有限,但他却亲力亲为,从原料的筛选、粘土的调和到砖胚的成型、干燥以及最后的烧制和质检,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然而,初次尝试并不顺利。由于经验不足和技术限制,烧制出来的红砖质量和强度都不尽如人意。
面对失败,王坤并没有气馁。他亲自前往田间地头挑选粘土,不断调整原料的配比和烧制工艺。张任看着王坤忙碌的身影,有些心疼地说:“公子,您别太累了。这件事交给属下去办吧。”王坤拍了拍手上的泥土,风趣地说:“不行不行,张任。这件事我必须亲自把关。要知道,我可是要成为‘砖业大亨’的人啊!”
祝融也在一旁鼓励道:“公子,您一定能成功的。我相信您的能力和智慧,就像相信自己的武艺一样!”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终于成功烧制出了合格的红砖。虽然颜色、抗压强度、耐候性和耐久性还有待提高,但这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王坤看着手中的红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哈哈,终于成功了!我就知道,只要不断努力和尝试,我们一定能做出更好的红砖来!”
在江州的日子里,王坤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结交甘宁并继续游历求学。随着中秋节的临近,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在长江边上举办一场中秋诗会。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结交更多的朋友和学者,同时吸引甘宁等英才的注意。
于是,他开始着手筹备诗会的事宜。他邀请了江州城内的众多学子参加,并提前在江边布置好了场地。诗会当天,江州城内流传着成都一公子要在江州江边举办中秋诗会的消息,一时间引起了轰动。许多人都对这场诗会充满了期待和好奇。而甘宁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他心中暗自思量着是否要前往参加,毕竟,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