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先早就想单干了,要不然他后面也不会干掉脱脱不花。但正是干掉了脱脱不花,进一步撕裂了本就不稳的北元内部,也先的大汗没当几天就迅速灭亡了。
不过,眼下的条件比原来历史上的好多了,可是也先通过阅读三国及历代史书,还是选择了继续隐忍。
这次会盟,原本计划唱的戏是“挟大汗以令鞑靼”。
哦,不,应该是“奉大汗以讨不臣”。
朱祁镇点头,表示认可了他的观点,库楚汗的到来的确对会盟造成了一点波折。
“太师,眼下有三策,各有优劣却也无所谓好坏,太师可以从中选择。”
“陛下请讲。”
“其一,按原计划行事。挟大汗以令鞑靼,限制脱脱不花行动,将脱脱不花控制在库伦或者和林,逐步打散其部众。太师无大汗之名却坐享大汗之实,等时机妥当接过大汗之位。朕那时已经复位,会册封太师为整个草原的王。”
“这是太师的原计划,也是最求稳的一个计划。”
接着,朱祁镇伸出了第二根个手指。
“其二,接受库楚汗臣服,继承西伯利亚汗国法统,即位西伯利亚汗国大汗,或者就叫瓦剌汗国也可,汗国仍在大明框架之内,朕促使大明朝廷会认可并支持。”
“这样也是撇开脱脱不花单干,而且让其挑不出毛病。不管汗国叫什么名字,对鞑靼部落的吸收掌控继续进行,这样一来,草原有两个王庭,除了脱脱不花那不到三万人并两万野人,太师仍是草原的大汗。”
“而其三嘛,很简单,现在干掉脱脱不花,铁血整合内部,谁不服从就杀掉。”
“按以往,这样肯定是不行,不过眼下太师的财力与兵力均允许如此操作,坏处就是可能要有数年才能让内部安心。而且会开一个火拼夺位的坏头。”
朱祁镇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古代有个二王三恪的习惯,就是即便篡位也优待前朝后人。朱祁镇提醒也先能不见血尽量别见血,不管元朝如何,如今瓦剌前三代均是父死子继,正常传承,也先若杀脱脱不花称汗,会有较大隐患。
也先点点头,他决定还是按原计划行事。除了原计划的优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此次会盟还有件大事,目前还是以求稳为先。
这件事就是札萨克制度。
当然,这也是朱祁镇提出来的,借鉴的,则是带清的经验。
札萨克制度也叫盟旗制度,是将草原牧民在原有社会制度基础上按照八旗组织原则编制旗分。旗是行政、军事单位,也是旗内各级封建主的世袭领地。盟为旗的会盟组织,合数旗而成。每盟设盟长一人、副盟长一人,由也先任命。
也先要通过编织佐领,安置属民,分给牧地,划定旗界,任命札萨克,将游牧部落大体固定下来。
虽然“我带清”的盟旗制度是为了分化、控制蒙古地方的制度,但制度要看怎么用,谁来用。清廷自然是控制,但也先自己用,那就只能说是改变内部治理模式了。
除了便于也先控住草原诸部,盟旗制度还有很多好处。
首先,水草丰茂的牧场有限,不同部落由于争夺牧区,很容易产生矛盾乃至爆发冲突。划定牧场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其次,各部落在大体范围内固定,有助于清查人口、收取税收、抽掉丁壮,更有助于建设一个稳定的政权。
再者,随着近代化进程的推进,游牧部落从游牧到定居是个必然趋势,除了基础的畜牧业从业者,工业社会是需要定居才能实现的。
而且从札萨克个人角度,这样并不影响部落头人们吃喝玩乐,反而还有来自王庭的封赏。
划定牧区,意味着扯皮,好在朱祁镇绘制的详细地图,个人扯皮归扯皮,达成一致后就能为将来省很多事。
除了省事,以后部落之间的争端也有一个裁决的依据。
因此,当数个月前朱祁镇提到盟旗制度的名字时,也先就想明白了七八分,返回草原后,朱祁镇又对也先详细讲述了这样做的好处。
而这些时日,也先通过阅读史书,也学会了不少东西,比如什伍连坐制,保甲法,以及出门需要路引的大明律。
不看不知道,也先发现,在权力运作方式层面,中原人还真有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