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王友德才有时间让方贵成把江叙白三兄弟和江叙钧叫去学堂。
“恭喜先生,您终于如愿以偿了。”几人齐声恭喜道。
王友德感慨万千地道:“是啊,我考了一辈子试,却从未想过在这个年纪还能考上。真是老天有眼啊!”
江叙白点点头,附和着说道:“您的坚持和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这也是您应得的。”
“起来吧,不过是个秀才,只要你们努力,早晚也会考上的。”
原本,他只打算收江叙白一人为徒,但在外孙讲述完近期发生的事后,他最终还是决定将这几名学生全部收入门下。
对于他来说,余生最大的愿望并非功成名就,而是培养出优秀的弟子。倘若这些学生都能够顺利考取秀才,那么他王友德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他这辈子也没有更大的愿景,这几人如果都能考上秀才,那他王友德就不算白来世间走一遭。
王友德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坐下,然后缓缓说道:“都坐好,今日我们讲讲科举。”
在安国,科举制度已经相当成熟,其流程大致可分为童生、秀才、举人以及进士四个阶段。
想要成为一名童生,首先需要参加县试。县试共分五场,前三次考试主要围绕四书五经、《圣谕广训》以及试帖诗展开;而在后两次考试中,则会增加对时文、诗赋、经纶以及骈体文等方面的考核。
只有成功通过县试,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府试。
府试共有两场考试,第一场被称为正场,除了常规的四书五经外,还会涉及经解、史论、孝经和算学等内容;至于第二场考试,则与县试的内容较为相似。
府试之后便是院试,这院试可是由学政大人亲自坐镇监考!相比起府试来说,其考核内容更为全面,而且要求也更高了。
更重要的是,县试、府试、院试这三场考试的试卷都需要核对是否一致。
只有通过了这些考验,才有资格成为一名生员,也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秀才。
如果有人能够在这三场考试中都获得第一名,那可真是了不起啊,被称为“小三元”。一般来说,县试和府试、院试都是三年举行两次。
江叙白以前对于科举制度只是略知一二,但经过王夫子的详细解释后,他才真正明白科举之路有多么艰难。
就拿院试来说吧,每年大府录取的人数不会超过二百人,而报名参加考试的考生却有成千上万之多。
更不用说前面的县试和府试了,真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怪不得夫子考到现在才得到一个秀才的功名呢。
“至于举人、进士,现在离你们还太遥远了,如今你们已经知道科举之路的艰难,作为夫子,我问你们一句,是不是真的要走这条路?”后面这句话王友德问的十分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