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昭三十年春一月
春节刚过,李洪熙看着父母从宫里归来,急冲冲收拾行装,只是简单跟李洪熙告别,就离开了护国公府,年幼的李洪熙只是以为父母出一趟远门。
可是后来才在李管家那里得知,祖父战死边关,太子萧靖安率三千禁军出凯旋门迎三十里,而文武百官,在京所有官员出城迎二十里。
而自己的父母连守灵都没守,只是在鲁州境内相遇,两口子在下马叩首,等父母灵柩消失在他们的视线后,继续骑马前往北境。
没人知道他们内心看到父亲的灵柩不能相扶那的中悲痛,更没人知道,他此去边关的路上哭了多少次,所有的悲痛都转化了对建奴的仇恨。
李隆基永远不会忘记,日前父亲薨世战报传到了顺天府,昭帝当即召见了他跟他说那些话。
“隆基,建奴攻关,你父亲拼死守城,不幸中箭,重伤不治。朕已经派魏国公张相白前往北境扶灵而归,此时北境没有将领能够防卫建奴,朕希望你能担负护国公的责任。此去只需坚守,无需动兵。建奴只因冬天没有粮,才入关抢夺。你只需要守住北境,来年朕给你复仇的机会。”昭帝看着眼前二十八岁的李隆基。
眼神中充满的不舍,又希望他能像他父亲一样,做个护国柱石。这个从小被昭帝看重的年轻人,没人知道他对他的看重,从小都带在身边教导,视若子侄。
在昭帝的眼里,李隆基就彷佛是一团烈火,而且熟读兵法,少年时便在北境带兵出征,而后也怕有所闪失,又被昭帝召回,把自己的最疼爱的女儿小福儿嫁给他。
把京畿大营,顺天府的禁军,宫城里的御林军都交付在他的手上,父亲在北境统领三十万北境军,儿子又在京畿控制整个京畿戍卫。
可见没又足够的信任,他怎么会这样的放权给他,而李隆基也没辜负昭帝信任,五千禁军,三千御林军管控相当到位,而且京畿大营更是锐不可当。
“陛下,臣宁死不退。”
“好,好。见过太子没有?”
“还没有,臣见过陛下之后,会去东宫面见太子。”
“好孩子,去吧。洪熙在家你放心,朕的外孙,一丁点的委屈,朕也不会让他受。”
昭帝重重的拍着李隆基的肩膀,声音掷地有声。
李隆基出了御书房,掩饰了下内心的悲痛,前往东宫,可是到了东宫门口,就见太子在门口等着他,李隆基赶紧下马,小跑的来跟前跪地。
“臣,李隆基参见。。。”
“起来,你我君臣十几年,孤一直视你为孤的手足,父皇下旨前,曾和孤商量是否让你戍边,孤同意了,北境三十万大军交付他人之手,孤实在放心不下。”
萧靖安看着和自己同龄的李隆基,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无论书法,兵法,还是学问,他李隆基都胜自己一筹,在京城的所有勋贵子弟,无法睥睨,真正的一代天骄。
他一直都把他当作自己的心腹重臣,将来自己接过父皇的担子的时候,他李隆基就是自己的肱骨之臣,所以,从小到大各地的军报,邸报会让他看。京畿大营的一切练兵都让他参与其中。
“太子,臣这一去,不知何时归来,太子,太子您要多保重身体啊。”
李隆基看着脸色没有一丝血气的太子,发自肺腑的说着,同时双手紧紧握住了太子的冰凉的双手,两人四目相对,所有的言语,都在这无声之中。
“此去北境,不仅仅是拱卫北境,要屯田,练兵。而北方建奴千古以来都是我们汉家之威胁,非一朝一夕能够平定,北方苦寒,你和小福儿要想互相照顾,莫要让她伤心,孤已经请旨除北平以外,鲁州,梁州两地赋税无需交往户部,直接押往北境,供你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