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胰岛素,还有一些其他的药物,比如低分子肝素,它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这类药物通过皮下注射,可以缓慢而持续地发挥作用。”登汉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列出了几种常见的皮下注射药物及其用途。
“接下来,我们要重点学习皮下注射的部位。主要有腹部、上臂三角肌下缘和大腿外侧。”登汉走到人体模型前,用手指着腹部的位置,“腹部是我们最常选择的皮下注射部位之一,尤其是对于胰岛素注射。大家看,以肚脐为中心,半径约 5 厘米的区域外,都可以作为注射部位。但是要注意避开腰带位置和皮肤褶皱处,因为这些地方容易影响药物的吸收。”登汉拿起一个小卷尺,在模型上测量示范,让新护士们更直观地理解。
“上臂三角肌下缘呢,就是这里。”登汉轻轻抬起模型的手臂,指着三角肌下缘的位置,“这个部位比较适合少量药物的注射,比如一些疫苗接种。在注射时,我们要确保进针角度准确。”
“再看大腿外侧。”登汉蹲下身子,指着模型的大腿外侧,“这个部位的皮下组织比较丰富,适合一些刺激性稍强的药物注射。不过,要注意不要太靠近膝盖和髋关节。”新护士们纷纷围拢过来,仔细观察着登汉的示范,有的还互相小声讨论着。
讲解完注射部位,登汉拿起一支注射器,开始演示进针角度和深度:“进针角度一般为 30 - 40 度,这个角度可以确保针头顺利进入皮下组织,同时减少对肌肉和血管的损伤。进针深度以针头的 1/2 - 2/3 为宜,过浅可能导致药物注射到真皮层,引起疼痛和局部反应;过深则可能进入肌肉层,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登汉一边说,一边缓慢而精准地将针头插入模型的皮下组织,新护士们都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针头的动作。
“在注射过程中,无菌操作是重中之重。”登汉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这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首先是皮肤消毒,我们要用 75%的酒精棉球,以注射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消毒范围直径要大于 5 厘米。”登汉拿起酒精棉球,在模型上认真地示范着,“消毒后要等待酒精完全挥发才能进针,否则会引起疼痛。”
“注射器和针头的正确使用与处置也非常关键。在使用前,要检查注射器是否有破损,针头是否锐利。使用后,要将注射器和针头放入锐器盒中,避免交叉感染。”登汉拿起一个锐器盒,向新护士们展示如何正确丢弃使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
“除了操作技术,与患者的沟通也不容忽视。”登汉的语气又变得温和起来,“患者在面对注射时往往会感到紧张,我们要向他们做好解释工作,告知他们注射的目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感觉,让他们放松心情。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说:‘您好,我现在要给您进行皮下注射,这是为了帮助您控制病情。注射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点轻微的刺痛,但很快就会过去,请您不要担心。’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就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登汉让新护士们分组进行练习,他在教室里巡回指导。新护士们开始时都有些手忙脚乱,但在登汉耐心的指导下,逐渐熟练起来。有的新护士在确定注射部位时遇到了困难,登汉就亲自过去帮忙测量和定位;有的在进针角度上把握不准,登汉就手把手地纠正。
“不要着急,大家都是从新手开始的。只要多练习,就一定能掌握好。”登汉不断地鼓励着新护士们。
在培训接近尾声时,登汉对新护士们说:“皮下注射是我们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但它却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舒适。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用心去对待每一次注射,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新护士们纷纷点头,表示受益匪浅。他们知道,今天从登汉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皮下注射的操作技术,更是一种对护理事业的敬畏之心和对患者的关爱之情。登汉看着这些充满希望的新面孔,仿佛看到了圣玛丽医院护理事业更加灿烂的明天。他相信,这些新护士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会将护理的温暖和专业传递给每一位患者,就像他多年来一直努力做的那样。
随着新护士们逐渐熟练掌握皮下注射技术,登汉又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护理综合能力。他计划在后续的培训中,加入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际场景模拟,让新护士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护理情况。登汉深知,护理工作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学习之旅,他愿意成为这些新护士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陪伴他们一路前行,为圣玛丽医院的护理事业铸就更坚实的基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登汉积极筹备着新的培训内容。他收集了大量的临床护理案例,包括皮下注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他还精心设计了模拟场景,从患者的不同病情到病房环境的设置,都力求真实还原。
新护士们对登汉的后续培训充满期待,他们在日常工作之余,主动复习皮下注射的知识和操作技巧,互相交流练习中的心得。在圣玛丽医院的护理团队中,一种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而登汉就是这股氛围的引领者,他用自己的经验和热情,点燃了新护士们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之火,让这份温暖和专业在医院的每一个角落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