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类似的多年后的松锦大战,明军在紧密结阵接战不落下风,士气甚至略有小胜的局面下,皇太极通过周密侦查部署,果断向自己右翼前方纵深迂回,延展己方侧翼以进入洪承畴左翼侧后补给线。
这决定了松锦明军的最终失败,而且是灾难性失败。
除非在地形优势且补给充足的环形阵地内,否则,组织度较弱的军队一旦暴露补给线和延展己方侧翼,代价常常是灾难性的。
千百年来无数战例,都在反复强调这一点。
当年白起在长平之战坑杀赵军的办法,就是这么一个路数。
结果孙承宗就知道要当“大明赵括”,库库给对面送人头。
如果皇太极选择和多尔衮一起继续以兵力淤积正面,而不是主动纵深迂回展开,那么,明朝这帮总兵,仍然会保持信心的继续和后金以较大伤亡对耗下去。
不必神话渔猎民族什么单兵战斗力超人的传说,双方对耗期间的战损比是一比一,非常接近,以大明的人口体量和满清一比一对耗,百分百能赢。
但是孙承宗不乐意,他就要送人头,他就要当“赵括第二”。
实际上,不管是明军,还是八旗集团,都是重装部队,大小火炮,大小火铳,战车,披甲骑兵,都少不了。
装备多,意味着补给难度大,补给复杂性高,对补给线及其侧翼的保护要求就更高了。
在分析明清军事斗争形势时,孙承宗这个傻瓜就会来那么一句:“战报会说谎,战线不会说谎。”
这把崇祯皇帝气的破防。
尹卡卡那个大傻春还把战线推到了国会呢,最后赢了吗?
赵括在长平之战还大幅度推进了战线呢,最后赢了吗?
小胡子还把自己的中央集团军群推进到了莫斯科,最后赢了吗?
拿破仑甚至最后拿下了莫斯科,最后赢了吗?
保卢斯还把第六集团军推进到斯大林格勒了呢,最后赢了吗?
孙承宗这个“活赵括”整天就知道一句“战报会说谎,战线不会说谎”来当杠精,当真是把崇祯皇帝气的不轻。
换做别人,崇祯皇帝早就下令拉出去砍了,和孙承宗这种军事白痴讲军事简直是对牛弹琴。
实际上,明清战争的解法,元帅们就研究过。
他们给出的办法就是:坚守锦州坚城,不要轻易越过锦州进攻,不要让袁崇焕杀掉毛文龙,只要毛文龙活着,满清就不能用朝鲜的粮食去围困锦州。只要能保住锦州,再守住北直隶地区的坚城,就能有效反制满清。
实际上,解决方案和杨镐,洪承畴,王在晋等人的方案基本上是一致的,最多细节上有差异。
这也能理解,毕竟几百年过去了,很多东西都变了,资料不全肯定有差异。
但孙承宗不这么想,他就觉得所有人都是“怯战”,“想保存实力”,“畏敌如畏虎”.......
只有他孙承宗这个“活赵括”才是正人君子......
简直给他懂完了,真不愧是东林党的人。
于是崇祯皇帝就板着脸拒绝道:“孙师父,朕不是不想收复辽东,而是要有计划的收复辽东,先收复其他地方,再带动辽东收复,最后实现一起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