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排方阵图什么?为了聚在一起方便西班牙人消灭吗?当然得老老实实地利用地利人和打游击才是正路。
不是说长矛兵和火枪兵排成队列往那里一站就天下无敌了,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等等不同兵种的配合缺一不可。
骑兵不如人,两翼、侧后被包抄,要死。
炮兵不如人,人家把十几斤的大铁球子往你的方阵里砸,要死。
工兵和辎重兵不如人,军队成天露宿荒野,挖野菜啃树皮,甚至集结都集结不起来,死得透透的。
还有很多外观上根本看不出来的东西。比如说一发炮弹飞进方阵里,把指挥官的上半身打飞出去了,士兵们是目不斜视还是一哄而散?
比如说,敌情有变,要变换队形或者移动,整个方阵是如臂使指,还是几个命令一下就晕头转向了?
比如说,成千上万的骑兵正在抵达战场,连地面都在颤,士兵是准备应战,还是腿肚子跟着一起颤?
指望某个兵种天下无敌、某个阵型天下无敌,之后科技发展了,或许可以做到,但是在17世纪,那是绝不可能的。在17世纪的战争中,人的因素还是第一位的。
谁的工匠收入高,谁的武器装备就好。哪怕官方不去特意引进新装备,工匠都会主动研究新产品去推销,不服不行。
谁的士兵收入高、伙食好,训练时间长,伤病、退伍保障好,谁的军队就能打。只要军饷给得够,饭敞开了吃,练上一年半载,就算顶着枪林弹雨也不会轻易崩溃,不服不行。
谁对自家的炮兵舍得花大价钱去培训,学数学,实弹训练敞开了打,谁的炮兵就厉害,不服不行。
谁的骑兵军官比例高、训练时间长、作战经验丰富,马政做得好,战马膘肥体壮,谁的骑兵就厉害,不服不行。
谁的军官素质高,工资待遇和晋升机制合理,谁就能有效执行战术。合格的军官比例越高的军队,就越能保证纪律严明,越能保证每一个动作的高效准确,不服不行。
谁后勤保障通畅,谁的军队就人有粮马有料,弹药敞开了打。对面的人不管排什么阵,一旦吃不饱饭,也能被一顿炮轰加上猪突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战术干翻,不服不行。
谁国内政局稳定,能给军队最大限度的支持而不是拖后腿,谁的军队就厉害,不服不行。
谁有钱有粮有人,又能充分调动这些资源,那就算打不赢也能把对手拖死,不服不行。
至于排什么阵型,那是次一等的问题了,需要因地制宜,每场战斗都要做不同的调整。
就算是某支军队的某种战术很厉害,如果敌人在上述几个方面都很强,那打上一两仗之后,明军的战术就是别人的了。
不管清军还是顺军,他们哪项战术不是从明朝的边防军那里学的?
但是学完之后就能用来杀明军,可见根本不是战法的问题,是军队组织的问题。
杨镐不敢说,那崇祯皇帝就替他说出来。
只有先说出来,才能谈解决的办法!
说都不让杨镐说,还指望能解决问题,那简直是在白日做梦!
“陛下圣明,”杨镐松了一口气道:“这套方阵虽然能以步克骑,但是真正要发挥出威力,还是得有铁骑配合。骑兵依托方阵,和炮步配合,反复出击,才能尽显其威力。”
杨镐到底是专业人士,一眼就瞧出关键所在了。
西班牙方阵就是为了克骑兵而设计的,但是这个方阵还是离不开骑兵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