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往前行,他们又到达了第二处庄子:“百麦庄”。
这庄子规模更大,传闻当年谢父出手阔绰买下近百亩良田。
只是多年无人打理,如今如何?
这回,谢每每先不直接亮身份。
她先在庄外打探,听村民说:“百麦庄前几年也没见过庄主,但如今好像有个读书人暂时代管,秉性较好,庄户过得还行。”
好,这比上一个好点。
谢每每带着李头进庄。
庄中颇有生气,佃户见他们是外来客,不算排斥。
一问才知,这里管事叫刘书办,原是庄主雇来记账的,庄主长久不来,他就一直维持基本秩序,不多收租,也不打压佃户。
只是庄中设施缺乏维护,产量不高,卖粮的收益不大,多数维持在温饱线。
谢每每主动拜访刘书办,说明来意,出示田契。
刘书办年近四十,斯文儒雅,一见田契,当即下跪行礼:“原来您是正主,我等苦苦等庄主家多年,总算盼来正统人。”
谢每每赶紧扶起:“先生客气,我也是近日才得知这些产业情况,不曾及时过问,让你们受苦了。”
刘书办叹气:“不敢说受苦,只是庄子这几年人心无所归依,我尽力维持,没什么发展。如今您既来,若能投入资金修渠、买好种子、改善工具,产量定能提高。”
谢每每点头:“确该如此。可我目前出门并未带足银子和人手,短期无法大改。不过先生莫急,我回去必带资金来重整。暂且请你继续维持,切莫苛待佃户,让他们好好种地。”
刘书办感激:“那是当然,我既知您是真正庄主嫡系,也就安心。以后我愿听命于您。”
谢每每很满意:“我先给你一些银子,改善佃户的生活,买点新农具。其他大规模投资等我回镇后筹备。也请你帮我写一份庄子现状、需要的资金和步骤清单,我回去后筹划。”
刘书办感动,连连称谢。
佃户们知道庄主后人来了,且言语温和,还愿投入资金,都暗暗欢喜。
临走时,还送了些新打的麦子和杂粮干饼,以示心意。
这次拜访让谢每每倍感欣慰:并不是所有田庄都乱象横生,还有忠厚之人坚守。这样的地方值得投资。
她心中有了想法:将来把百麦庄打造成高产示范庄,种植优质粮食和经济作物,然后在镇上开设自己品牌的粮铺,保证品质和口碑。
离开百麦庄后,谢每每继续前行。
沿途又去看了两处较小的庄子。
一个已荒废,估计得重新开垦;另一个佃户早跑光,需要重新招人。
形势复杂,却也意味着有很大提升空间。
这一路跑下来,时间已过了二十来天。
谢每每心中有数:这些产业要么被人霸占,要么处于停滞状态,需要大力整顿。
这是一个长期计划。
而她短期内无法同时发力所有庄子,必须先易后难。
“李头,我决定先重点发展百麦庄,因为那里人心较稳,有基础。之后再请高手来处理南柳庄那伙无赖。其他庄子逐步跟进。”谢每每坐在路边大石上,喝口清水,和李头商量。
李头连连点头:“谢姑娘有条理,我敬佩。”
“不过为了回头打掉南柳庄那伙子,我需要更多资源。等回去后,我想先扩大成衣工坊生意,多赚银子,然后请人打点上层关系。若能找到官府中正直的官员或在商界结交有实力的伙伴,就能名正言顺收回庄子。”
李头皱眉:“那得花不少钱吧?”
谢每每无奈摊手:“花钱总比冒险强。小钱不出,大钱难进。我要建立一个属于谢家的产业链,从食品、甜品、成衣到粮食,再加杂物周转,形成大商号。有了名声和实力,自然不怕宵小。”
李头听得晕晕乎乎,不知道“产业链”是什么词语,只觉得谢姑娘志向远大:“属下唯有尽力相助。”
打定主意,谢每每不再浪费时间,决定回程。
回镇子的路上,她不忘留心观察。
有一个集市正好在办药材交易会,许多乡民拿着山中采来的药材交换盐和布。
她灵光一闪:若能组织收购这些药材,运到城中药商手里,能赚中间差价。只是需要人手和资金。
“李头,你看这些药材满地都是,有没有发展空间?”谢每每指着那些摊子。
李头仔细看:“药材是好东西,可变现周期长,要有懂行的人鉴别,不然买到假货。”
“有道理。回去后我找楚掌柜,他消息灵通,说不定能介绍个懂药材的师傅,帮我把关。若能建立药材收购网点,又是一条财路。”
李头点头:“谢姑娘神机妙算。”
谢每每哈哈:“谈不上神机妙算,只是多留心。现在我明白了,单靠卖甜品、成衣赚不到真正的大钱,也不能确保在这乱世立足。庄子是基础,有了粮食就有稳定的后盾。成衣工坊和甜品摊子是现金流。若再有药材和其他特产买卖,就相当于多条腿走路,不怕单一产业受挫。”
一路思索,不觉间已快回到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