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板着脸,陈舟摆出一副面瘫的表情,推了推沙滩上的大纸箱。
光从体积来看,这次的奖励绝对称得上是重头戏。
整个包装箱足有一米多高,长和宽超过一米,摆在沙滩上很是显眼。
箱内物体的分量更是不俗,陈舟这随意一推甚至没能撼动包装箱,只是感觉到瓦楞纸内部还撑着数根骨架,将奖励保护得异常严密。
看着包装箱这可疑的体积,陈舟有些绷不住了。
“上次我就是随口说说而已,你不会真给我发了个娃娃吧?”
谨慎地瞥一眼天空,看不到任何疑似摄像头的设备,做贼一样,他轻轻撕开了纸箱上的胶带,准备一睹奖励真容。
很可惜,箱中并没有出现他想象中的物品,反而塞满了一包包半透明尼龙袋。
这些袋子均为5kg装,隐约能看到内部填充着颜色各异的碎块,和常见的生活用品截然不同。
见到这些奇怪的袋子,陈舟放下心的同时也不免有些遗憾。
掰开顶部用于防护和承重的木架,拽出一个装有橘黄色碎块的袋子,刚想看看这是什么玩意,他突然发现箱中还有一张巨大的彩印产品介绍。
于是陈舟又放下袋子,拿起了产品介绍。
“大批量可食用土?”
看到第一行字,他便有点难以控制表情了,而后越往下看,他的眉头就皱得越紧。
“精选世界各地优秀土种,土质细腻,颜色各异,味道清香,口感酥脆。
薯片红、草莓土、进口白、乌拉尔红、金黄、酸奶粉、阿勒泰黄、那拉提红、紫罗兰土……
经过水洗筛选,高温消毒,去除细菌杂质。
真空包装,安全可靠,适合异食癖。
一次购买多种口味享受一整年,拒绝食用土焦虑!
收货后视频加二十字好评,可返现6元……”
“返现?不是,真有人买这玩意吗?”
看完整张介绍,陈舟只觉脑海里冒出了数不清的感受,但他一时间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每当他认为神秘奖励的奇葩程度已达极限时,无法再对他造成影响时,这玩意都会再一次刷新他的认知。
就算在并夕夕浩瀚无尽的各类工业垃圾中精挑细选,也很难找出比这箱五彩缤纷的土块更没用的东西。
更可怕的是,这一箱土的价格可能比那两把斧子还贵。
不断在心底提醒自己“控制情绪,控制表情”。
陈舟故作平常地放下了手中的纸张,抓起那包沉重的橘黄色土块,凝视片刻,又将其塞进了箱中。
“这一大箱,估计差不多一百七八十斤重了。
暂时能想到的作用只有装饰墙面以及做陶器,如果高温杀菌的介绍是真的,应该还能处理伤口或是止泻,但并夕夕的介绍,不值得信任。
看在价格的面子上,还是把它们搬回营地吧,以后没准能发挥奇效。”
这箱“食用土”属于那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眼下派不上用场,却蕴藏着奇怪的潜力等待挖掘。
陈舟不敢把它们扔在沙滩上,只能耗费体力将其搬运到坡地窝棚中,然后才返回窑洞。
最后一件值得惦记的事终于揭晓了答案,尽管对结果并不满意,生活却依旧要继续。
吃过迟来的早饭,带上工具和“小尾巴”来福,陈舟前往山下寻找黏土。
在他的故乡,土房通常用夯土砖建造。
土砖材料为黄土、碎草、水和些许草木灰,混合搅拌而成。
制造土砖时将调配好的泥土堆进长方形的夯土板中间,然后由数名成年男人用木杵砸实,待一层土砖被压制的足够结实紧密后,再慢慢往上盖。
这种夯土房墙壁十分厚实,能够达到七八十厘米左右,虽然看起来蠢笨肮脏,但实用性很强。
在寒冷的北方,夯土房的御寒保暖能力比砖房还要强,晾干以后,坚固度和抗震性能也不弱。
就是建造过程太麻烦了,需要半个村庄的老少爷们一起出动。
而且只能盖一层,墙越高越容易塌,同时怕洪水,怕风化,容易掉渣,这才被砖房淘汰。
陈舟并没亲眼见过建造土房的工序,只听他姥爷提起过老一辈人的艰苦和智慧。
除夯土房所用的黄土外,在水泥厂工作后他还知道另一种黏土——高岭土。
这种土呈白色,与石灰岩混合后可用于制造水泥,也能用于烧制陶瓷,或是做黏土工艺品。
同黄土相比,高岭土更美观,黏性更强,更适合砌墙。
神秘奖励给的那一大箱土中,白色的便有可能是高岭土。
但那些土的数量实在太少了,砌个墙根都费劲,想供应大规模使用还是要在岛上搜寻。
早有砌墙的打算,陈舟一直没忘记观察临海山峰附近的土质。
河岸土壤松散肥沃,底层掺杂砂石,适合种植根系不发达的草本植物;
林地低坡常年承受雨水冲刷,表层土坚实难以挖掘,高坡土为黑色,富含腐殖质,且土层厚实,可以种树栽花;
山峰阳坡有灰土和黄土,掺杂砂石较多,土壤干燥含水低,或许有适合砌墙的土;
还有河道两侧的淤泥,河底的泥沙,干涸河床中的泥土,也值得一试。
陈舟从未学习过有关土壤和砌墙方面的知识。
在这座岛屿上,没有资料可供查阅,他能做的只有不断尝试、学习改进。
挑着扁担,绕着山腰转了半圈,装了两桶不同的土壤,回到窑洞前倾倒在地,随后他再次出发。
如此反复折腾,到天黑时,窑洞门口已经堆起了十多个颜色各异的土包。
提前准备好凉水和碎草叶,陈舟按照大致相仿的比例往土包中浇水,添加碎草叶。
然后他拿起木锹翻动搅拌,直至松散的土壤变成泥浆。
清理砂石时特意挑选出适合砌墙的岩石,就等这一刻。
用一把卷刃的铁片刀当抹子,陈舟回忆着老家瓦匠的手法,拿起石块涂抹和好的泥一点点往高砌。
他打算多费些工夫,挨个测试这些泥土砌墙的坚固性。
今天这十多堆土只是个开始,明天他还会继续挑土,直至砌起的墙达到令他满意的强度。
同时为了避免自己的配比或是砌墙手法出现问题导致的乌龙事件,同一种土陈舟还要进行多轮测试,以免错过真正的优质材料。
对他而言,这不仅是挑选砌墙泥的过程,也是寻找陶泥,以及挑选建造锻炉、烤炉、砖窑材料的重要一环,更是培养建筑技巧的必经之路。
就像种树。
眼下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总会在未来收获甜蜜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