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奉行法治建国之道,但长公子扶苏并不尊尚法家,此事当初……呵,呵!”赵高停顿,细细观察着李斯的神情变化。
回溯到三年前,嬴政泰山封禅原本打算邀集东方儒生按周礼祭天。然而,这批东方儒生却一言不发,令嬴政颇为尴尬。
不得已之下,嬴政改用秦国礼仪完成祭典。
然而,天意不从,祭祀当天竟暴雨如注,将祭典弄得一团糟。
事后,那些缄默不语的东方儒生公然嘲笑嬴政,称其统治不合天意,必遭败亡。
面对这般羞辱,嬴政愤慨不已。
然而,出于稳定东部的目的,他未立即采取行动。
但嬴政的隐忍却助长了那些东方儒生愈发猖狂的言行。当时正值郡县制度推行之际。
淳于越,一名来自齐国的东方儒生,强烈反对郡县制,主张恢复商周旧制进行分封。
对此提议,李斯当即予以反驳,同时提议禁止百姓引用古人言论诋毁现行政策,并打击私人讲学诽谤朝廷的风气。
李斯所谓的私学,实指所有除法家以外的思想流派。
泰山封禅事件后,嬴政早已对东方儒生失去了最后的耐心,遂下令捉拿诽谤朝政及散布谣言的方术之士,
并颁布法令焚烧《秦记》以外各国历史文献。
百家争鸣由来已久,作为法家代表,李斯自然期望诸家学派最终向法家归顺,
因此在执法过程中难免表现得较为严苛。
彼时影响极大。
相比之下,长公子扶苏从小浸染于百家学问之中,内心向往以儒学治国,主张休养生息。
因此,在当时,他曾求见嬴政,试图劝阻这一决策。
他说当今天下初平,东部诸地儒风鼎盛、崇尚孔子,
如果强行推行此类措施,恐将引起动荡。
嬴政盛怒之下,便将扶苏贬至云中郡,意图让他亲身体验边疆的不稳定局势,
体会何为真正的混乱不安。
追根究底,扶苏被贬一事与李斯不无关联。如今扶苏归来,究竟预示着什么?又传递了怎样的信号?
扶苏无疑是一位秉持儒家理念之人。
至于他在云中郡的三年间,是否依然怀揣对李斯的不满和怨愤,外界无从知晓。
李斯沉思片刻后,抬头望向赵高,淡淡问道:“爱卿今日所言,究竟何意?”
与此同时,赵高正凝视着大厅正 ** 悬挂的“法”字牌匾。
“如果老奴没有记错的话,这边是当初左相上位时,陛下赏赐给您的吧!那时的左相多么意气风发啊!”
“然而,如果未来的继承者是长公子扶苏的话,恐怕左相的所有心血都将化为乌有!”
“况且当年的事情不仅儒家怨恨您,各学派都对您颇有敌意。左相是否想过,一旦事情发生转变,您和您的家人的境遇将会如何?”
“这天下虽大,可不知道是否有左相您的立足之地?”赵高脸上带着微笑。即使赵高不说,李斯也知道这些道理。
可是又能怎样呢?
秦朝的皇位继承者最终还是由陛下决定,而不是由他李斯来决定的。
“你对我说这些有什么用?皇位继承之事是由陛下的意愿决定的,你以为凭借你自己能够改变吗?岂不是自不量力!”李斯瞥了赵高一眼,不屑地说道。
“哈哈。”赵高微微一笑,“老奴当然无法改变陛下的心意,左相同样也无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