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康见贾母方方面面都安排好后,便要告辞。
贾母突然对侯孝康问道:“此番康哥儿回京,想必还需读书,可有安排妥当。”
侯孝康恭敬回答道:“回老太君话,临行前老师已经嘱咐过了,这些日子还是需要在家研读,晚些时候可去书院读书。”
贾母疑问道:“康哥儿难道已经过了童试?”
待得到侯孝康回答后,贾母也惊讶了,虽然是她给林如海介绍的弟子,但原本也以为如平常勋贵子弟一般是一时兴起,万没想到竟如此有天赋,过了年也不过十四岁,看其口气好似乡试也早已是囊中之物了。十四岁的秀才,可以说就是一个天生的读书苗子。
谈到侯孝康,林黛玉也自豪的补充道:“外祖母是不知,侯大哥早些年就得了童身。要不是父亲病重,原本早就要参加府试了。”
听到这话,贾母也不得不要重新审视一下眼前这个平静稳重的孩子。
贾母此刻眼里也有了赞赏:“想必也是吃了不少苦,能读出书来自是好事,身边现如今有几个丫鬟照料?”
侯孝康也是被贾母弄的一脸懵,但还是如实回答道。
“一个丫鬟还是少了些,读书清苦,身子最为重要,身边怎少得了贴心人!”
贾母说罢,便小声朝身边的鸳鸯吩咐。鸳鸯听得吩咐转身进了屋内。
不多时,在鸳鸯的带领下,好几个小丫鬟走了出来。
贾母笑道:“康哥儿,这几个丫鬟都是我身边已调教好的,很是贴心的人儿,你可选一人去,也为报答你一路护送玉儿之恩。”
侯孝康听到这话便知道了,想必这便是贾母封口费,让侯孝康莫要将之前之事传扬出去。想通这点,侯孝康便安心选了起来。
也不是侯孝康起了色心,而是这种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真是捅破,大家都不得安心,还不如顺坡下驴,起码面上能好看些。
对于贾府的几个丫鬟,侯孝康还是有些眼馋的。关于贾府的四大丫鬟,每个人审美不同,所想的也不尽相同。但在侯孝康的眼里莫过于:鸳鸯、平儿、金钏儿、晴雯。
可惜鸳鸯是老太太身边的肯定舍不得放出来,平儿是王熙凤的陪嫁丫鬟也是万万不可能的,至于金钏儿这个烈女子乃是王夫人身边的大丫鬟,想弄到手也不容易。剩下的也就只有晴雯了。
在挑选丫鬟的时候,眼睛也不由的偷看了鸳鸯、平儿、金钏儿几眼。这几个都已经是大丫鬟了,站在几个妇人身边很是打眼。
侯孝康这偷看的小眼神,在贾府这些妇人眼中根本无所遁形,就连几个丫鬟也明显感受到了。
王熙凤这人还是比较小肚鸡肠的,有仇那是现场就报,调笑道:“康哥儿眼神可真好,眼神净往府里最出挑的丫头身上去,鸳鸯可是老祖宗身边的宝儿,万是舍不得让你拿了去;金钏儿也是太太身边的红人;倒是我身边的平儿你可以拿了去,就怕到时候你琏二哥会去找你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