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而亡?”杨坚瞪大双眼,满脸不可置信地望着前方,心中急切地想要弄清楚杨广究竟都做了些什么。然而,当他终于看清后续所展现出的一切时,不禁怒火中烧。
想起杨广在位期间所犯下的种种过错,杨坚气得浑身发抖,胸膛剧烈起伏着。他无法接受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竟然会毁在这个儿子手中!一时间,怒不可遏的情绪如汹涌的潮水般涌上心头,杨坚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恨,猛地张开嘴巴,“噗”的一声喷出一大口鲜血来。
“皇上!快传御医啊!皇上……”一直在杨坚身旁伺候的太监被眼前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面无人色,惊慌失措地尖叫起来。就在方才,当天幕之上讲述到大隋二世而亡之事时,这位聪明伶俐的太监便深知其中利害关系,始终低垂着头,静静地站在一旁,仿佛对这一切充耳不闻。毕竟,身为皇帝身边的亲信大太监,他非常清楚哪些话能听,哪些话不能听。可谁曾想,仅仅只是因为皇上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感慨之语,紧接着便吐血晕厥过去了呢?
太监见状,急忙飞奔上前,一把扶住杨坚摇摇欲坠的身躯,并迅速转头冲着周围的侍从们大声呼喊:“还愣着干什么?快去请太医过来!快快快!”
与此同时,后宫之中的独孤皇后正端坐在椅子上,她刚刚才严厉地训斥了一顿太子杨勇,责令其退下自省。此刻,面对天幕上所呈现出的惊人消息,独孤皇后却表现得异常镇定,依旧如同往日一般气定神闲地凝视着天幕,似乎正在思考着应对之策。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次所讲述的竟然是关于大隋王朝的种种事宜,这使得独孤皇后瞬间来了兴致。
当目光移至后续情节,发现竟是杨广继承了皇位时,独孤皇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满意之情。其实,对于当今的太子杨勇,她早已心存不满。那杨勇平日里生活奢靡、萎靡不振,其府邸之中更是妻妾成群。向来钟情于感情专一之人的独孤皇后,自然对此种行径极为反感。
相较之下,她一直颇为看好如今的晋王杨广。要知道,杨广平素行事朴实无华,毫不张扬。他的府上仅有自己的王妃相伴左右,再无其他女子。不仅如此,杨广对待独孤皇后亦是极其孝顺恭顺,这般举动无疑令独孤皇后对他愈发青睐有加。故而此刻见到杨广成功继位之后,独孤皇后便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故事以及杨广成为皇帝之后的种种情形充满了殷切的期待。
怎料事态的发展竟出乎独孤皇后的意料!后面所展现出的一系列事件,即便是像独孤皇后这样一贯能够以淡然心态应对诸事的人,都难以再有效地掌控自身的情绪波动。她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眼前所见的一切——那个曾经在她面前表现得近乎完美无瑕的人,为何到了后来竟会呈现出如此模样?这种巨大的反差实在令她难以置信,但内心深处又有一个声音不断地提醒着她:这天幕之上所展示的种种,皆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啊。
这边众人的情绪起伏不定,而大隋朝代下的百姓们更是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要知道,这些朴实善良的百姓们一生所求无非就是能够过上安稳、平静的日子,可以安居乐业,免受战乱和动荡之苦。然而,当他们目睹天幕之后所呈现出的那些纷繁复杂之事时,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涟漪。因为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身处在这个被称为大隋的时代里。
“咱们现今在位的皇帝究竟是谁啊?该不会真的是那个隋炀帝吧?”人群中有位百姓满脸忧虑地开口问道。他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周围的人们纷纷投来关切的目光。
“我也不太清楚呢,不过瞧那儿好像有个读书人,想必他学识渊博,定能知晓其中详情,咱们过去询问一下便知。”站在一旁的另一个人同样忧心忡忡地附和道,并朝着那位读书人的方向指了指。
“好!那咱们赶紧走!”有人迫不及待地催促起来。于是,一群人急匆匆地向着读书人所在之处奔去。
待众人来到读书人面前,还未及开口,只见那读书人微微一笑,安抚般地说道:“诸位莫急,请先稍安勿躁。据我所知,咱们当下的皇帝并非各位所见的隋炀帝。”听到这话,围在四周的百姓们稍稍松了一口气,但仍有不少人心存疑虑。
“即便如此,那又怎样呢?到头来结果恐怕都相差无几。无论是哪个皇帝登上皇位,咱们老百姓怕是都难以过上真正的好日子哟。”这时,人群中传出一声叹息,说话之人显然对未来并不乐观。尽管目前的皇帝不是隋炀帝,但谁又能保证后续继位的皇帝不会成为第二个隋炀帝呢?毕竟在这风云变幻的世道中,百姓们的命运总是如同风中残烛一般飘摇不定。
“不会的,大家放心,天幕上已经说了出来,那现在的皇帝知道了后面发生的事情,应该会改变,而且现在的太子好像名字不是杨广。”那个读书人李文说道。
“不知道会不会改变?”有的人寄希望于现在的皇帝知道后能够改变不要让那个杨广继位。
“应该会的。”虽然不知道会不会,但是还是希望可以。
“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悠然说道。
“万艘龙舸绿丝间,
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
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结合皮日休的诗,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看着眼前的这个问题,悠然目光扫视着众人,轻声问道:“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没有一些别样的感受或者想法呢?”她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着。
片刻之后,只见赵丽丽缓缓地站起身来,她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条理清晰地回答道:“老师,我认为这首诗生动地描绘出了大运河的迷人风景以及它的波澜壮阔。然而,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这件事本身虽有功绩,但他这样做的初衷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贪图享受、肆意玩乐的私欲。正因如此,即便开通运河带来了一定的益处,可这巨大的功绩最终还是被他的荒淫无道给抹杀了。而且,在当时由于这项浩大工程的开凿,使得无数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所以综合来看,隋炀帝的过错远远超过了他所立下的功劳。”赵丽丽说完后,便静静地坐了下来。
悠然听到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对赵丽丽回答的认可,接着说道:“赵丽丽同学说得非常正确。实际上,如果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角度去审视,大运河的开通确实具有诸多好处,比如促进了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文化融合等等。但可惜的是,隋炀帝的出发点完全是出于个人的享乐主义,这种行为无疑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因此在我们整个历史上来看隋炀帝是过大于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