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们两个身上学过,但是出门在外还是多加小心。”秦妈说道。
“嗯。”悠然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回应。
“好了,宝贝儿,你先回屋里好好休息一下吧。一个小时之后呢,爸爸妈妈会送你去高铁站哦。”秦爸语气温和地嘱咐着悠然。
“OK 啦,老爸,那我先回屋咯。”悠然微笑着向爸爸摆了摆手,做了个可爱的手势,接着便转身朝自己的房间走去。
看着悠然走进房间关上房门,秦妈忍不住埋怨起秦爸来:“你呀,怎么能这么轻易就让她回屋呢?她们毕竟还只是孩子,而且还要单独出去旅行,国庆节期间到处都是人山人海的,这得有多危险呐!”说着,秦妈不满地白了秦爸一眼。
秦爸却不以为意,他拍了拍秦妈的肩膀安慰道:“哎呀,亲爱的,别太担心啦。咱们家的两个孩子如今可都已经长大成人喽,让他们多出去锻炼锻炼也是好事嘛。再说了,孩子们总得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呀。倒是你,不是说要去给孩子准备些路上吃的东西么?赶紧去吧,再磨蹭下去可要来不及啦。”
经秦爸这么一提醒,秦妈猛地一拍脑门:“哎呦喂,瞧我这记性!差点把正煮着东西的锅给忘了!”话音未落,她便急匆匆地奔向厨房而去。
而此时,悠然已经回到了自己温馨的小房间里。她熟练地从桌上拿起 iPad,将其摆放好位置,随后呼唤着猫猫来到镜头前。原来,悠然打算趁着这次外出游玩的机会开启一场直播,因为她觉得这样有趣的经历一定会成为非常不错的直播素材,也能让他们看到现在后世的一些事情。
“好了,宿主开始直播了。”猫猫准备好说道。
“OK,大家好,今天我们讲一下这几天里面的一个留言,就是唐太宗的留言,那我们就讲一下大唐太子李承乾的一生。”悠然直接就开口说道。
“李承乾乃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长子。
公元 619 年,那时候的秦王妃长孙氏身怀六甲,终于在这一年为李世民顺利产下了他们爱情的结晶——嫡长子。而据史书记载,由于这位小皇子诞生于太极宫内宏伟壮丽的承乾殿,因此便以这座宫殿的名字作为他的名号,取名为李承乾,字高明。
关于“承乾”二字,有人曾深入探究过其背后蕴含的意义。虽说它本是一座宫室的名称,但当其用作人名之时,却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深意。所谓“承乾”,意味着承继伟大的皇业,能够统御天地乾坤。正因如此,不少人都认为“承乾”这个名字应当是由唐高祖李渊亲自赐予给这位皇孙的,足见对其寄予厚望。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公元 620 年。此时的李承乾尚在襁褓之中,宛如一颗稚嫩的幼苗,但因其尊贵的身份,已被封为恒山王。
又过去两年,到了公元 622 年,李世民更是精心安排,将自己妻子长孙氏的侄子、也就是长孙炽的孙子长孙家庆任命为李承乾的侍读,以便时刻陪伴并引导他学习成长。
待到唐太宗正式即位之后,随即册立李承乾为皇太子。这位皇太子自幼聪慧过人且心地善良充满仁爱之心。唐太宗对他宠爱有加,特意选派了诸多贤能之士如陆德明、孔颖达、于志宁、杜正伦以及魏征等前来悉心辅佐和教导。这些名臣大儒们各展所长,倾尽所能地培养着李承乾,期望他日后能够成为一代明君,继承大唐盛世的辉煌基业。”悠然说道。
天幕开始之后,听到讲的是自己所要知道的那件事情,李世民就看着天幕,他很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最好把皇位交给高明,高明的性格和为人处事,虽然岁数小,但是三岁看到大,他很清楚他不会废了高明的,那么这样又会是因为什么,再说了那个李治做了皇帝做的事情,要不是那个武则天还有点良心其实也不一定,谁让她的孩子都是李氏之子,不然还真的不一定这个皇位会回到李唐手里。
他要看明白为什么会是什么样的原因。会变成后面的那个样子。
现在天幕上面说的那些让他想起来了高明刚出生的时候他的心里的那些感慨和想法,其实作为自己的嫡长子他对于高明的期盼的重视有很多。
而唐高祖李渊目睹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当秦王的嫡长子呱呱坠地时,那粉嫩可爱的模样瞬间融化了李渊的心。尽管后来对李世民有所漠视,但面对这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他内心深处始终流淌着一份怜爱与疼惜之情。
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李渊不禁好奇这个孩子后续的人生轨迹究竟如何。虽说他着实看不惯李世民之后的种种作为,然而对于这个孩子,他依然期望其能拥有一个美满的结局。毕竟血浓于水,父子亲情难以割舍。
时光荏苒,来到了贞观年间。此时的李渊身处奢华宫殿之中,左拥右抱,尽享荣华富贵。然而,当天幕之上演绎着过往的故事时,他却猛地坐起身来,双眼之中闪过一抹复杂难明的神色。他深知眼前所展现的一切皆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回想起彼时那个平日里极为孝顺、懂事的孩子,心中满是疼爱之意。但与此同时,脑海里又浮现出之前那段岁月,那时他的孩子们都安然无恙地生活在身边,一家人其乐融融,全然不似如今这般父不父、子不子的尴尬局面。
想到此处,李渊对李世民的愤恨愈发深沉。昔日的父子情分似乎已被无尽的权谋争斗消磨殆尽,留下的唯有满心的怨怼与痛楚。
在公元 631 年,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李承乾这位大唐帝国未来的继承人,原计划于二月举行庄重肃穆的冠礼仪式。然而,深谋远虑且心怀百姓的唐太宗李世民考虑到此时正值春耕时节,如果按照原定日期举办冠礼,必然会干扰农事生产。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唐太宗毅然决定将冠礼推迟至十月举行,以避免耽误农时影响民生大计。
就在同一年,命运似乎对李承乾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他生病了。一向对佛教和道教都持怀疑态度、从不轻易相信其力量的唐太宗,此刻竟放下成见,请来了道士秦英为心爱的儿子祈福消灾。这份深沉的父爱可见一斑。令人欣慰的是,或许是上天感受到了唐太宗的拳拳之心,李承乾最终战胜病魔得以痊愈。欣喜若狂的唐太宗为了表达感恩之情,不仅召集三千人出家修行,还特意下令修建了宏伟壮丽的西华观和庄严肃穆的普光寺。此外,唐太宗更是展现出仁君风范,特赦狱中囚犯减轻他们的罪责,只为能为儿子积福保平安。
时间来到公元 632 年,唐太宗亲自驾临岐州巡视。在此期间,作为太子的李承乾肩负起留京监国的重任。八月,李承乾圆满完成任务前来朝拜父皇。见到儿子安然无恙归来,唐太宗满心欢喜,当即设宴款待东宫官员及下属,并根据各人功绩赐予不同数量的丝帛作为奖赏。
然而好景不长,公元 633 年,不幸再度降临到李承乾身上——他旧疾复发。心急如焚的唐太宗毫不犹豫地下旨请来天竺高僧波颇大师为儿子诵经祈福。也许是佛祖显灵,亦或是李承乾自身顽强的生命力,这次他同样成功地战胜了疾病恢复健康。唐太宗龙颜大悦,赏赐给波颇绫帛多达六十段以及精美华丽的及时服十具。由于李承乾体弱多病,唐太宗心疼不已,唯恐繁重的学业加重儿子的身体负担,于是特别恩准他不必像其他皇子那样刻苦攻读群书,只需与学识渊博的孔颖达一同评论古代史事即可。
不过李承乾并没有借机放纵自己,反而更加展示出了经国安邦的卓越才能话说那一日,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唐太宗端坐于朝堂之上,目光炯炯地看着下方群臣。突然,他心生一念,转头看向身旁的太子,微笑着开口道:“朕欲考考爱卿对于治国之道的见解,不知太子可否一试?”李承乾闻言,心中略感紧张,但仍恭敬地应声道:“陛下吩咐,儿臣自当竭尽全力!”
李承乾微微低头沉思片刻,随后提起笔来,龙飞凤舞般地在纸上书写起来。不过须臾之间,三张洁白的纸张便已被密密麻麻的文字所填满。待他写完之后,小心翼翼地将文稿呈递给唐太宗。
唐太宗接过文稿,仔细阅读起来。越读越是面露喜色,不禁连连点头称赞。待到读完最后一行字时,他猛地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得意洋洋地对着身边的侍臣们大声说道:“此篇文章所言甚是!先论刑狱为重,深得经邦之要啊!哈哈哈......”众侍臣见状,纷纷附和着夸赞起来,一时间朝堂之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然而,尽管唐太宗在治国理政方面颇具才能,但在对待自己最为宠爱的太子时,却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他一心想要将太子培养成一位优秀的君主,可却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途径。”悠然说道。